题目内容
【题目】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两支玻璃管内径相同),实验前K1、K2、K3,均已关闭。左管中燃烧匙盛有足量白磷,右管盛有80℃的热水。
操作I:先________,使热水流入左管,浸没白磷。
操作Ⅱ.关闭K2,打开K3,并从K1的导管口处通入氧气。实验结论:经过操作I、Ⅱ,观察到______的现象,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答案】打开K1,K2 操作I中白磷不燃烧,操作Ⅱ中白磷燃烧
【解析】
操作I:实验前K1、K2、K3均已关闭,要使热水流入左管,必须要打开K2,使左管与右管连通,而热水要想进入左管,还要打开K1,使左管与大气相通;
故填:打开K1,K2。
操作Ⅱ:每步实验操作,白磷的的燃烧条件用勾叉法进行
与氧气接触 | 着火点温度达到 | |
实验前K1、K2、K3均已关闭 | × | |
打开K1,K2,使热水流入左管,浸没白磷 | × | |
关闭K2,打开K3,从K1的导管口处通入氧气 |
根据实验现象可知,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实验是操作I和操作Ⅱ,所以实验现象是操作I中白磷不燃烧,操作Ⅱ中白磷燃烧。
故填:操作I中白磷不燃烧,操作Ⅱ中白磷燃烧。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电石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同学们借助网络资源和化学实验对电石的性质和变化进行如下的科学探究,请你也参与其中。
(查阅资料)
①电石的主要成分为碳化钙(化学式为CaC2),碳化钙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可燃性气体。
②将紫甘蓝汁液分别滴入下列液体中,显示的颜色如下表:
液体名称 | 白醋 | 食盐溶液 | 肥皂水 | 纯碱溶液 |
紫甘蓝汁液显示的颜色 | 红色 | 蓝紫色 | 蓝色 | 绿色 |
(作出猜想)根据碳化钙及水的组成推测:①碳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的白色固体可能是___________(写出两种物质)。
②碳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的可燃性气体可能是H2、CH4或C2H2(乙炔)。
(实验探究)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1)取适量的电石加水,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产生无色气体。
(2)收集反应生成的气体,验纯后点燃,发现气体燃烧时产生黄色火焰并伴有浓烈黑烟,因此该气体不可能是_____________。
(3)分别取反应生成的白色固体于两支试管中,进行如下的操作: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向一支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 固体溶解,但无气体产生 | 白色固体是________ |
②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振荡、静置,再向上层清液中滴加_________ | 溶液变为绿色 |
(实验结论)碳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问题交流)
(1)存放电石的库房若发生火灾,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水扑救。
(2)乙炔(C2H2)含碳量极高,它在空气中燃烧会冒出浓厚的黑烟(炭黑)。要使乙炔气体充分燃烧,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