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实验室中,下列装置可用于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利用大理石与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
①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实验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
②采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若要证明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可以采用_____。(填操作方法及现象)
(2)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具有刺激性气味,其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
①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这是属于氨气的_____(物理或化学)性质。
②实验室制取氨气收集装置应选用_____(填字母); 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填字母)。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主要分以下七步:
①收集气体;②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③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中;⑥熄灭酒精灯; ⑦将导管撤离水槽
其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 ④⑤②③①⑦⑥ B ⑤④②③①⑦⑥ C ④⑤②③①⑥⑦
【答案】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B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已收集满 物理 E A A
【解析】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铵和熟石灰加热生成氯化钙和水和氨气。
(1)①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文字表达式为: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故选择装置B来制取。
②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标准条件下),能溶于水,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热稳定性很高,不能燃烧,通常也不支持燃烧,采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若要证明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可以采用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已收集满。
(2)①气味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②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属于固体加热型,选择装置A来制取,氨气极易溶于水,其密度比空气小,所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来收集氨气,故选用装置E收集氨气。
(3)使用该装置进行制取氧气时,首先应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将药品装入试管并塞上塞子,接下来用铁架台和铁夹把盛有药品的试管固定起来,点燃酒精灯先给试管预热再集中给药品加热,待气泡连续且均匀放出来时收集一瓶气体,将导气管从水槽内取出来,最后移开并熄灭酒精灯,所以正确顺序为④⑤②③①⑦⑥,故选A。
【题目】某化学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电导率传感器用于测量溶液的导电性强弱,能反应离子浓度大小。
②相同温度下同种溶液电导率越大,离子浓度越大。
(实验一)测定四种溶液的电导率
室温下,分别取20mL下列液体于烧杯中,插入电导率传感器如图1,测得数据如下表:(烧杯中的物质静置于空气中备用)
物质 | ①蒸馏水 | ②稀硫酸 | ③氢氧化钠溶液 | ④硫酸钡悬浊液 |
电导率/(μS/cm) | 3 | 5923 | 6316 | 3 |
(1)测出物质①④与物质②③的电导率数据差异巨大的原因是_________。
(实验二)测定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过程中的电导率
室温下,将上述烧杯中的氢氧化钡溶液倒出10mL于另一烧杯中,向其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插入电导率传感器,然后滴加稀硫酸,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2中甲曲线所示。
(2)写出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M点时电导率几乎为零的原因是__________.
(4)通过对甲曲线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M点前曲线下滑的过程中,H+和OH-结合成H2O,Ba2+和SO42-结合成BaSO4
B M点后溶液电导率逐渐增大,是由于BaSO4进一步解离出Ba2+和SO42-
(实验三)测定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过程中的电导率
室温下,将实验二中稀硫酸改为硫酸钠溶液,重复上述实验,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2中乙曲线所示。
(5)写出硫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6)对比两曲线的最低点,N点比M点明显高的原因是_____,P点时溶液中大量含有的离子是_____(填离子符号)。
(结论)
(7)通过比较分析,结合已学知识可知,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参与反应的离子结合生成了沉淀、气体或水,导致其浓度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拓展与反思)
(8)向一定量饱和澄清石灰水中持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溶液先变浑浊后浑浊逐渐消失。推测此过程的溶液中Ca2+的浓度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
(9)实验二中刚开始时,氢氧化钡溶液的电导率小于实验一中测得的6316μS/cm,原因可能是________。
(10)若用实验一中物质②与③反应来测定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你推测溶液的变化曲线可能是_____________(填“甲”或“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