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关于水的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示意图①一③中,“●“表示氢原子,“O“表示氧原子。表示化合物的是_____(填序号)③所代表的物质是图乙中_____试管(填字母)中产生的气体,图乙中B是电源的_____极(填“正““负”)产生的气体。
(2)写出图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2018年第二十六届“世界水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下列用水方式,符合该主题的是_____。
A.使用节水龙头
B.农业和园林改浸灌为喷灌或滴灌
C.用淘米水浇花
D.洗脸、刷牙时,不间断地放水
【答案】① C; 正 2H2O2H2↑+O2↑ ABC
【解析】
(1)表示化合物的是①,①中是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故填:①。
③所代表的物质是氢气,图乙中C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图乙中B是电源的正极产生的气体。
故填:C;正。
(2)图乙中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故填:2H2O2H2↑+O2↑。
(3)A.使用节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
B.农业和园林改浸灌为喷灌或滴灌,可以节约用水;
C.用淘米水浇花,可以节约用水;
D.洗脸、刷牙时,不间断地放水,会浪费水。
故填:ABC。
【题目】实验探究:
央视频道《是真的吗?》栏目中有一段视频:将“锡纸”剪成一段两头宽中间窄的纸条,然后两头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观察到“锡纸”立即燃烧。据此,某同学取“锡纸”进行了以下探究:
探究一:“锡纸”燃烧的原因
“锡纸”两端接入电池两极后造成短路致使“锡纸”燃烧,从燃烧的条件开始“锡纸”不燃烧但短路后却能燃烧的原因是______。
探究二:“锡纸”中金属的成分
(提出问题)“锡纸”中的金属是锡吗?
(査阅资料)①“锡纸”是锡箔或铝箔
②锌粉是一种深灰色固体
③锡(Sn)与酸或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生成+2价锡的化合物
(提出猜想)猜想I:“锡纸”中的金属是锡猜想Ⅱ:“锡纸”中的金属是铝
(进行实验)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分析与结论 |
取打磨后的“锡纸”片放入 试管中,滴加氯化锌溶液 | “锡纸”表面有 深灰色固体析出 | 根据实验现象,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 可知猜想 ______ 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
(交流讨论)(1)实验中打磨“锡纸”的目的是______。
(2)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替代氯化锌溶液完成上述实验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氯化铜 B.硝酸银 C.硫酸钠 D.硫酸亚铁
(拓展应用)证明铁、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方案如下,请将内容补充完整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若A/B为金属,则C为 ______ (填名称)溶液,则发生反应的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______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 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Fe>Cu>Ag |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探究某些酸、碱、盐之间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査阅资料)硫酸钡(BaSO4)白色固体,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盐酸、硫酸和硝酸。
(实验与探究)
内容 | 现象 | 实验解析 | 结论 | |
实验一 | ①_____ | 化学方程式是:K2CO3+H2SO4═K2SO4+H2O+CO2↑ | 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有④___或有沉淀生成时,复分解反应可以发生。 | |
实验二 | ②_____ | 溶液颜色由红色恰好变为无色 | ③_____ | |
实验三 | 产生白色沉淀 | 该反应的实质是:Ba2++SO42﹣═BaSO4↓ |
实验三结束后,某同学出于好奇,把实验三试管里的上层清液a倒入另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向清液a中逐滴滴加K2CO3溶液。在滴加过程中,发现先产生气泡,然后又产生白色沉淀。根据上述现象,请你判断原清液a中的溶质是_____。
(拓展与应用)将稀盐酸Ca(OH)2溶液NaCl溶液Na2CO3溶液任意两种溶液相混合,能发生反应的共有_____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