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1是以石灰石为原料制备高纯超细碳酸钙的工艺流程图:
(1)流程中操作A的名称_____。实验室里该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和_____。
(2)主要反应原理:
①“煅烧”步骤: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基本类型为_____反应。
②“浸出”步骤:CaO+2NH4Cl=CaCl2+H2O+2NH3↑。
③“碳化”步骤:CO2+2NH3+H2O+CaCl2=CaCO3↓+2 NH4Cl。
(3)煅烧石灰石得到的固体中,除含CaO外,还含有少量MgO、FeO等杂质,在“浸出”过程为保证铁、镁等杂质不被浸出,需要适当提高溶液的pH.根据反应②计算出的钙铵比(参加反应的氧化钙和氯化铵的质量比)为_____,而实际流程中最佳钙铵比要稍高于这一比值,原因是_____。
(4)用上述流程可循环使用的物质除了H2O、CO2和NH3之外,还有_____。
(5)实验室在如图2装置中模拟上述流程制备高纯超细碳酸钙:
①搅拌的作用是_____。
②制备CaCl2溶液时需要对装置加热,主要作用是_____。
A 加快反应速率 B 促进氨气逸出
③已知在常温和一个标准大气压下,CO2和NH3在100g水中分别能溶解0.169g和52.9g。制备CaCO3时应先通入氨气后通入二氧化碳,理由是_____。
④浸取一步中NH4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直接影响着生成CaCl2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已知0﹣100℃时NH4Cl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溶解(g) | 29.4 | 37.2 | 45.8 | 55.2 | 65.6 | 77.3 |
如果用200g 80℃时NH4Cl的饱和溶液与纯氧化钙恰好完全反应,计算充分反应后得到CaCl2的质量_____。(写出计算过程,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过滤 漏斗 玻璃棒 CaCO3CaO+CO2↑ 分解 56:107 控制为碱性环境 NH4Cl 加速反应 AB 增加二氧化碳的溶解和反应能力 82.2g
【解析】
(1)流程中操作A实现了固体和液体分离,为过滤。实验室里该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
(2)①“煅烧”步骤:是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CaO+CO2↑,该反应是由一种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
(3)煅烧石灰石得到的固体中,除含CaO外,还含有少量MgO、FeO等杂质,在“浸出”过程为保证铁、镁等杂质不被浸出,MgO、FeO能与酸性物质反应,需要适当提高溶液的pH,根据反应②计算出的钙铵比(参加反应的氧化钙和氯化铵的质量比) 即钙铵比为 56:107,实际流程中最佳钙铵比要稍高于这一比值,原因是控制为碱性环境;
(4)NH4Cl在“浸出”步骤中是反应的反应物,在“碳化”步骤中是反应的生成物。在用上述流程可循环使用的物质除了H2O、CO2和NH3之外,还有 NH4Cl;
(5)①搅拌的作用是加速反应;
②制备CaCl2溶液时需要对装置加热,目的加快反应速率和促进氨气逸出。故选AB;
③一个标准大气压下,CO2和NH3在100g水中分别能溶解0.169g和52.9g。制备CaCO3时应先通入氨气后通入二氧化碳,理由是增加二氧化碳的溶解和反应能力;
④如果用200g 80℃时NH4Cl的饱和溶液中氯化铵的质量= ;
设:充分反应后得到CaCl2的质量为x。
x=82.2g。
【题目】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以下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到盛氢氧化钙溶液的小烧杯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CaC12 滚液显中性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针对疑问,甲组同学猜想如下:
猜想I:只有CaC12 猜想II:有__________
猜想III:有CaC12和Ca(OH)2 猜想IV:有CaCl2、HCl和Ca(OH)2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IV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小组进行了下列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 通入CO2 | 滴加Na2CO3溶液 |
实验操作 | |||
实验现象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 产生白色沉淀 |
实验结论 | 溶液中含有Ca(OH)2 | 溶液中含有Ca(OH)2 | 溶液中含有Ca(OH)2 |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III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1)丙组同学认为滴加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a(OH)2,请你帮助他们说明原因____________。
(2)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