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四个图形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是
A.足量的铁片与镁条分别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
B.将接近饱和的碳酸钠溶液恒温蒸发水
C.向氢氧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D.向pH=2的盐酸溶液中加水稀释
【答案】A
【解析】
A、足量的铁和镁分别与等质量的稀盐酸反应,镁的活动性强,所以镁反应时间短,金属足量,而酸的质量和质量分数相同,所以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同;故选项正确;
B、接近饱和的碳酸的溶液恒温蒸发到饱和后再蒸发一直饱和,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错误;
C、氢氧化钠和氯化钡都能与稀硫酸反应,而且生成的硫酸钡沉淀不溶于水所以加入硫酸后立即生成沉淀;故选项错误;
D、pH=2盐酸溶液加水稀释酸性会减弱,但溶液始终呈酸性,pH应始终小于7 ;故选项错误。
故选:A。
【题目】将乙醇和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纯净物) | 乙醇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水 | X |
反应前质量/g | 2.3 | 4 | 0 | 0 | 0 |
反应后质量/g | 0 | 0 | 2.2 | 2.7 | 待测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
B.反应后X的质量为1.5g
C.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D.X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
【题目】袋装食品中常用一种“双吸剂”保持,主要成分是铁粉和生石灰,同学们对一久置的双吸剂固体样品很好奇,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久置“双吸剂”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久置“双吸剂”中可能有Fe、Fe2O3、CaO、Ca(OH)2和CaCO3
【实验探究1】取固体样品研磨,用磁铁吸引,磁铁上沾有黑色粉末,说明“双吸剂”中一定有_______.再用磁铁反复吸引后,残留固体用于后续探究活动.
【实验探究2】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探究实验1的残留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蒸馏水。 | 试管外壁不发烫 | 固体中一定没有 _____________ |
【实验探究3】
【实验结论】
(1)步骤②产生白色沉淀,说明久置的“双吸剂”中含有___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有气泡冒出,溶液变为黄色,说明久置的“双吸剂”中含有_______和______。所涉及的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稀盐酸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一所示的两个实验:
(1)写出 B 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 A、B 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如图二所示), 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同学们将烧杯内的物质进行过滤,对所得滤液的溶质成 分进行探究:
(作出猜想)
甲同学猜想:NaCl
乙同学猜想:NaCl、CaCl2、HCl
丙同学猜想:NaCl、CaCl2
丁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NaCl、CaCl2 溶液均呈中性。
(交流讨论)
甲同学认为_____________同学的猜想一定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丙、丁两位同学分别设计如下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实验方案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丙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 无明显现象 | 猜想正确 |
丁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稀盐酸 | _____ | 猜想正确 |
(反思评价)
实验结束后,甲同学认为_____(填“丙”或“丁”)同学的实验结论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原理中重要的一步是向饱和食盐水中先后通入足量NH3和CO2制备NaHCO3,化学方程式:NaCl+ NH3+CO2+H2O= NaHCO3↓+NH4Cl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模拟该过程,请结合具体的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I.气体制备
(1)二氧化碳气体制备
实验室常采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CO2,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应选择的气体收集装置为______(选填装置对应的字母)。
(2)氨气制备
实验室常用硫酸吸收氨气,防止污染空气,实验室制备NH3的反应原理为:Ca(OH)2(固)+2NH4Cl(固) CaCl2+2H2O+2NH3↑。现要制备并干燥NH3,所选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选择装置对应的字母)。实验室制备O2也可用上述制备NH3的发生装置,写出用该发生装置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II.NaHCO3制备
物质 | NaHCO3 | NH4Cl |
溶解度/g(20℃) | 9.6 | 37.2 |
(3)根据表格中的溶解度数据,解释20℃产物中NaHCO3能够先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原因________。
(4)该过程中另一产物NH4Cl在农业生产中常被用作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