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在点燃条件下,M和N反应生成X和Y。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其中“”代表氢原子,“”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 | M | N | X | Y |
微观示意图 |
A.生成物均为氧化物
B.在该反应中,生成X和Y的质量比为9:22
C.M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
D.在该反应中,M和N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3
【答案】B
【解析】
A、生成物的分子中含有氧原子且只含有两种原子,是氧化物,正确
B、生成X和Y的质量之比为:2×44:3×18=12:11,错误
C依据分子的构成是每个甲分子含有6个氢原子2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所以甲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2×12:6×1:16=12:3:8;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的M和N的分子个数比为1:3,正确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一包干燥的红色粉末组成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教师提醒)它由Cu 、Fe2O3两种固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提出猜想)红色粉末可能的组成,
猜想①:红色粉末是Cu; 猜想②:红色粉末是Fe2O3;
猜想③:红色粉末是Cu 和Fe2O3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同学们为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称取该粉末5.0g装入硬质玻璃管中,按右下图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
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 反应后 |
玻璃管和红色粉末的总质量为37.3 g | 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总质量为36.1 g |
(1)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玻璃管中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2)小蒋同学初步分析表中的数据后,马上得出猜想_______(填“①”“②”“③”)肯定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3)有同学认为为了防止烧杯中液体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应先断开A和B的连接,但小明认为不需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评价)(4)实验后小组内有同学指出:上图装置未进行尾气的处理。于是有同学设计了用如图装置代替原装置,则C装置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手持技术(利用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实时测量技术)测量模拟建筑火灾现场中氧气含量、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的变化,验证建筑火灾逃生策略的合理性。
如图1所示,在圆筒形透明塑料实验容器中底部3个点(K1、K2、K3)分别放置甲、乙、丙3根高低不同的蜡烛;如图2所示,在3根烛芯一定距离都依次放置氧气传感器(a1、a2、a3)、温度传感器(b1、b2、b3)和二氧化碳传感器(c1、c2、c3)。点燃蜡烛后,盖上实验容器顶盖后,采集3根蜡烛火焰附近相关数据。
表1 3根蜡烛熄灭的时间 | 表2 熄灭时不同高度所测的含氧量﹪ | |||||||
蜡烛 | 甲 | 乙 | 丙 | 熄灭时间/s | 低处(a3) | 中处 (a2) | 高处(a1) | |
熄灭时间/s | 106 | 164 | 199 | 106 | 19.8 | 19.1 | 18.5 | |
164 | 18.9 | 17.7 | x | |||||
199/span> | 18.6 | 17.1 | 16.5 |
(1)实验获取3根蜡烛熄灭的时间如表1所示,并提取每根蜡烛在这三个时间时火焰附近的含氧量如表2所示。
① 三支蜡烛熄灭的先后顺序是______。
② 表2中,x可能是______(填序号)。
A.17.9 B.17.2 C.16.1
③ 蜡烛熄灭时,含氧量均不为零。请据此对燃烧条件的表述做进一步的细化:______。
④ 纵看表2数据,______(填“低”“中”或“高”) 处氧气含量下降最慢。
(2)实验获取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依次如图3和图4所示。
由此可知,点燃蜡烛后二氧化碳浓度由低处到高处逐渐变______,原因是______。
(3)从以上分析,建筑火灾时,人员应低下身子沿墙壁或贴近地面逃生,依据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