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是初中化学课堂演示实验或学生分组实验的部分实验图示,请根据实验图示说出实验目的、现象、结论、物质的性质和作用、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实验① | 实验② | 实验③ | |
实 验 图 示 | |||
实验编号 | 实验④ | 实验⑤ | 实验⑥ |
实 验 图 示 |
(1)实验①中,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所用的物质是_____(木炭、磷、铁粉)。
(2)实验②中,观察到烧杯A中溶液逐渐变成红色,该实验的实验结论是_____。
(3)实验③中,将溶液进行过滤的操作时,玻璃棒在实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
(4)实验④中,向装有硬水和软水的烧杯中滴入肥皂水搅拌,属于软水是_____(A或B)杯。
(5)实验⑤中,实验室制氧气的实验,MnO2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当观察到燃烧的木条_____,证明集气瓶已收集满氧气。
(6)实验⑥中,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
【答案】磷 分子在不断运动 引流 B 催化作用 燃烧更旺 CO2+Ca(OH)2=CaCO3↓+H2O。
【解析】
(1)木炭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会形成气压差;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且生成物是固体,可以形成气压差;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填:磷。
(2)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实验②中,观察到烧杯A中溶液逐渐变成红色,该实验的实验结论是分子在不断运动;故填:分子在不断运动。
(3)玻璃棒在过滤操作中的作用是引流;故填:引流。
(4)加入肥皂水后产生大量泡沫的是软水,泡沫很少浮渣很多的是硬水,故填:B。
(5)实验⑤中适用于固体与液体常温下制取氧气,可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制取氧气,将点燃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燃烧更旺,证明氧气满了。故填:催化作用;燃烧更旺。
(6)CO2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填:CO2+Ca(OH)2=CaCO3↓+H2O。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温度(℃) | 20 | 40 | 50 | 60 | 80 | |
溶解度(g/100g 水) | NaCl | 36.0 | 36.6 | 37.0 | 37.3 | 38.4 |
NH4Cl | 37.2 | 45.8 | 50.4 | 55.2 | 65.6 | |
KNO3 | 31.6 | 63.9 | 85.5 | 110 | 169 |
(1)20℃时,三种物质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
(2)硝酸钾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可采用________法提纯硝酸钾。
(3)量筒的局部示意图(见图),量取水时应沿用____视线(选填“a”或“b”)进行读数;____视线(选填“a”或“b”)对应的读数较大。
(4)A是80℃含有120 g水的KNO3溶液。经过如下操作,得到102 gKNO3固体。
Ⅰ.A溶液为______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Ⅱ.对以上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选填编号)。
a.A到B的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改变
b.B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69︰100
c.开始析出KNO3固体的温度在60℃至80℃之间
d.溶液的质量等于222 g
【题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操作要规范正确。下列实验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
实 验 操 作 图 示 | ||||
选 项 | A. 取用液体药品 | B. 量筒体积读数 | C. 将酒精灯点燃 | D. 放入块状固体 |
A.AB.BC.C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