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化学课上,老师在一瓶充满CO2软塑料瓶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振荡,发现软塑料瓶变瘪。针对这一有趣的现象,同学们发表自己的见解,请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问题。
(1)小亮同学该现象说明了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塑料瓶变瘪的原因是_____,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小芳同学提出了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其原因是_____。
(2)要证明一个反应是否发生,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思考。
①证实反应物减少。我思考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对照实验,该实验需要控制的变量有_____,实验现象是_____。
②证实有新物质生成。小霞同学为证明有碳酸钠生成,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我们帮她完成。
实验步骤和方法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方案一 | _____ | 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 | |
方案二 | _____ | _____ |
写出方案二中所涉及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
(3)由此探究,我得到的启示是_____。(写出一点即可)
【答案】软塑料瓶内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导致瓶内气体压强减小,从而瓶子变瘪 CO2+2NaOH═Na2CO3+H2O 二氧化碳溶于水也会导致气体压强减小 氢氧化钠溶液和水的体积相同、二氧化碳的量相同、软塑料瓶完全相同、振荡程度(答出两点即可) 甲瓶比乙瓶更瘪或者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不同 产生气泡 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钙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Na2CO3+Ca(OH)2═CaCO3↓+2NaOH 要证明无现象的反应是否发生,可以证实有新物质生成,或者反应物减少,或者可采用对照实验,或者采用多种方案解决等。(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
(1)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原因是:NaOH与CO2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使容器内气压变小,产生气压差;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后试管和软塑料瓶内压强变小,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后也会使试管和软塑料瓶内压强变小,所以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
(2)为了使实验有足够的说服力,因此可以做对照实验,把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水,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不同,但要注意控制氢氧化钠溶液和水的体积相同、二氧化碳的量相同、软塑料瓶完全相同、振荡程度等。为了证明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反应,除了设计有明显实验现象的实验外,也可以证明有新物质生成,即证明碳酸钠的生成。
(3)由上述试验可见,要证明无现象的反应是否发生,可以证实有新物质生成,或者反应物减少,或者可采用对照实验,或者采用多种方案解决等。
故答案为:(1)软塑料瓶内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导致瓶内气体压强减小,从而瓶子变瘪,CO2+2NaOH═Na2CO3+H2O;二氧化碳溶于水也会导致气体压强减小;(2)①氢氧化钠溶液和水的体积相同、二氧化碳的量相同、软塑料瓶完全相同、振荡程度(答出两点即可),甲瓶比乙瓶更瘪或者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不同;②产生气泡;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Na2CO3+Ca(OH)2═CaCO3↓+2NaOH(3)要证明无现象的反应是否发生,可以证实有新物质生成,或者反应物减少,或者可采用对照实验,或者采用多种方案解决等。(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