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可作为溶质的是_______。
A.只有固体 B. 只有液体
C.只有气体 D. 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
(2)物质加入足量水中,能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_______。
A.汽油 B. 面粉 C. 纯碱 D. 硫酸铜
(3)物质加入水中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会升高的是_______。
A.烧碱 B. 氯化钠 D. 氧化钙 D. 碳酸钙
(4)下表是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问题。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
溶解度g/100g水 | NaCl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KNO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0 |
①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__________。
②NaCl和KNO3溶解度相等的温度范围是__________。
③KNO3晶体中含有少量NaCl,提纯KNO3晶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
④60℃时,按图示操作:
A中溶液是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C中溶液的总质量是__________g。
⑤50℃时,将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加热蒸发10g水后,再恢复到50℃,剩余溶液的质量:NaCl溶液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KNO3溶液。
【答案】 D C AC KNO3 20℃<t<30℃ 降温结晶 不饱和 167.6 大于
【解析】(1)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作为溶质,故选D;
(2)A、汽油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错误;
B、面粉与水形成的是悬浊液,不能形成溶液,错误;
C、碳酸钠易溶于水形成无色的碳酸钠溶液,正确;
D、硫酸铜溶液水形成的 是蓝色的硫酸铜溶液,错误。故选C。
(3)A.烧碱溶液水放出热量,正确;
B.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不变,错误;
C.氧化钙溶于水温度升高,正确;
D.碳酸钙不溶于水,错误。故选AC。
(4)①由表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较大;
②NaCl和KNO3溶解度交叉的温度范围是20℃<t<30℃
③KNO3晶体中含有少量NaCl,提纯KNO3晶体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④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故在100g的水中加入40g的硝酸钾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20℃
【题目】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以下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发生的中和反应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由图可知该实验操作是将______________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 CaCl2+Na2CO3 =CaCO3↓+2NaCl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针对疑问,甲组同学猜想如下:
猜想Ⅰ:只有CaCl2
猜想Ⅱ:有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Ⅲ:有CaC12和Ca(OH)2
猜想Ⅳ:有CaCl2、HC1和Ca(OH)2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Ⅳ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小组进行了下列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 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 通入CO2 | 滴加Na2CO3溶液 |
实验操作 | |||
实验现象 |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产生白色沉淀 |
实验结论 | 溶液中含有Ca(OH)2 | 溶液中含有Ca(OH)2 | 溶液中含有Ca(OH)2 |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Ⅲ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1)丙组同学认为滴加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a(OH)2,请你帮助他们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