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如图所示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未标出)。其中A是紫红色金属,B常温下是气体,C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
(1)A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D物质属于________(填“氧化物”“酸”“碱”或“盐”);
(4)E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示转化关系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1)作导线(其他答案合理均可)
(2)H2 (3)盐 (4)CO2+H2O=H2CO3
(5)分解反应
解析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小明同学为了研究影响铁生锈的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
烧瓶号 | 时间/h 导管中水面上升高度/cm | 0 | 0.5 | 1.0 | 1.5 | 2.0 | 2.5 | 3.0 |
A瓶 | 盛干燥的细铁丝 | 0 | 0 | 0 | 0 | 0 | 0 | 0 |
B瓶 | 盛浸过食盐水的细铁丝 | 0 | 0.4 | 1.2 | 3.4 | 5.6 | 7.6 | 9.8 |
C瓶 | 盛浸过清水的细铁丝 | 0 | 0 | 0 | 0.3 | 0.8 | 2.0 | 3.5 |
D瓶 | 盛完全浸没在食盐水中的细铁丝 | 0 | 0 | 0 | 0 | 0 | 0 | 0 |
![](http://thumb.zyjl.cn/pic5/tikupic/0e/e/1lais4.png)
请回答:
(1)以上实验中,铁生锈的速率最大的是 (填烧瓶号)。
(2)导管中水面上升的原因是 。
(3)以上实验说明,影响铁生锈的因素是 。
(4)为了防止钢铁锈蚀,人们常采用在其面涂刷矿物油或镀上其他金属等覆盖保护膜的方法,这些方法的共同原理是 。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探究用Fe从含Fe2(SO4)3和CuSO4的溶液中获取金属Cu的原理.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1)实验依据:金属活动顺序.请在下表对应的方框内填入铁和铜的元素符号.
(2)意外发现:小明将光亮的铁丝插入含Fe2(SO4)3和CuSO4的废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意外地发现铁丝表面没有变红.
(3)提出问题:Fe为什么没有从废液中置换出Cu?
(4)提出假设:小丽认为在铁丝表面可能有Cu析出,但被Fe2(SO4)3溶液溶解了.
(5)验证假设:提供的主要实验用品:洁净的铁丝和铜丝各两根,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Fe2(SO4)3溶液三份[Fe2(SO4)3溶液显黄色].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和数据 | 结论 |
①准确称量洁净的铁丝和铜丝的质量 | 铁丝质量为ag, 铜丝质量为bg | \ |
②将铁丝插入Fe2(SO4)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洗净、干燥、称量 | 铁丝质量为mg,(m<a),溶液有黄色变为浅绿色 | 一定有 生成(填化学式) |
③将铜丝插入Fe2(SO4)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洗净、干燥、称量 | 铜丝质量为ng(n<b) | 铜 (填“能”或“不能”)与Fe2(SO4)3溶液反应 |
④另取相同质量、相同粗细的洁净铁丝和铜丝互相缠绕,插入Fe2(SO4)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洗净、干燥、分别称量铁丝和铜丝的质量 | 铁丝质量较轻 铜丝质量不变 | Fe、Cu共存时 优先与Fe2(SO4)3溶液反应 |
(6)实验结论:小丽的假设 (选填“成立”或“不成立”),理由是 ;
(7)思考与交流:
①兴趣小组的同学们通过对上述实验的分析,找到了用Fe从含Fe2(SO4)3和CuSO4的溶液中提取金属Cu的关键,并且最终实验获得了成功,其实验成功的关键是: .并且反应充分.
②已知Fe和Fe2(SO4)3发生化合反应.请按反应顺序写出用Fe从含Fe2(SO4)3和CuSO4的溶液中获取金属Cu的化学方程式: ; .
下列物质中,可作为复合肥料的是
A.NH4H2PO4 | B.CO(NH2)2 | C.Ca3(PO4)2 | D.NH4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