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微粒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A.CO与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其分子的构成不同
B.湿衣服晾在太阳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C.水沸腾时可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则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电子的转移
【答案】C
【解析】
A、CO是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是用二氧化碳分子构成,CO与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其分子的构成不同,故A正确;
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湿衣服晾在太阳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故B正确;
C、水沸腾时可掀起壶盖,说明分子间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分子大小不变,故C不正确;
D、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则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电子的转移,故D正确。故选C。
【题目】碘化钾(KI)是白色固体,保存不当会被氧化为单质碘()而泛黄变质。实验小组为探究碘化钾变质原理,进行如下活动。
(查阅资料)I.对于碘化钾变质的原理,有两种不同的反应:
甲:; 乙:。
Ⅱ.与都属于碱,二者的化学性质相似。
(进行实验)实验1:探充变质的原理
取适量碘化钾固体暴露于空气一段时间,观察到固体泛黄。往泛黄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化学小组认为:据此现象,还不能得出“反应甲是造成碘化钾变质的原因”的结论。理由是____
(进行实验)实验2:探究变质的条件
分别取适量KI于燃烧匙中,再分别放入盛有不同物质的集气瓶中,塞紧胶塞,若干天后观察。
实验1 | 实验2 | 实验3 | 实验4 |
固体变潮,表面变微黄 | 固体无明显现象 | 固体变潮,无其他明显现象 | 固体变潮,表面变黄 |
(解释与结论)
(2)从上述实验可推知,KI变质的条件是________。
(提出问题)CO2的作用是什么?
(进行实验)
分别取10mL同浓度的KI溶液于3支试管中(试管编号1,2,3),再向试管2中通入CO2,向试管3中滴加几滴盐酸,分别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几分钟后,观察溶液的颜色。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试管序号 | 1 | 2 | 3 |
溶液pH | td style="width:113.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H=6 | pH=4 | |
溶液颜色 | 无色 | 浅黄色 | 黄色 |
(解释与结论)(3)①pH试纸的使用方法是_______
②CO2在KI变质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4)探究KI变质条件时,同学们排除了氮气和稀有气体的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
【题目】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纯净物 | 乙醇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水 | X |
反应前质量/g | 2.3 | 4 | 0 | 0 | 0 |
反应后质量/g | 0 | 0 | 2.2 | 2.7 | 待测 |
A.反应后X的质量为1.5g B.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
C.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D.X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