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研究小组同学以水为主题,进行以下两个主题的研究:

I水的净化:同学们在黄海边旅游时,用瓶装了些海水带回实验室,仿照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按照如图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海水因含大量氯化钠而略带咸味,氯化钠由_________构成(填粒子符号)。.

2)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_ (填字母)

a.静置沉淀 b.过滤 c.加入活性炭 d.蒸馏

3)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具有_________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4)二氧化氯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请用化学用语表示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

5)研究过程中,同学们查阅资料时发现,目前许多旅游景点安装了直饮水机,其工作流程如图所示。③中紫外灯管照射的作用是_________ 超滤膜的作用相当于实验室的_________ (填操作名称)。

II 水的变化:宏观、微观之间存在必然联系,请根据下图水的两种变化和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

1)如图3属于_________变化,从微观结构分析,该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

2)如图4电解水实验中,小明推测“a试管内产生的是氢气,b管内产生的是氧气。”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__ (填序号) 环节,还需要_________来进行验证。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设计并进行实验 d.表达与交流

3)如图5对应于如图中_________ (填“甲”或“乙”)变化,该变化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

4)关于电解水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生成氧气中氧分子化学性质与空气中氧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答案】 d 吸附 杀菌消毒 过滤 物理 水分子没有改变,只是水分子间的问隔变大了 b c bc

【解析】

I1)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离子符号为

2)蒸馏可以使自来水变成纯水,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故选d

3)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具有吸附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4)二氧化氯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x=+4,故氯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

5)③中紫外灯管照射的作用是杀菌消毒, 超滤膜能将固体的物质和液体分离,故超滤膜的作用相当于实验室的过滤。

II 1)图3是蒸馏装置,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从微观结构分析,该变化的特点是水分子没有改变,只是水分子间的问隔变大了。

2)小明推测“a试管内产生的是氢气,b管内产生的是氧气。”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环节,故选b,还需要设计并进行实验来进行验证,故选c。

3)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对应于如图中甲的变化,该变化的文字表达式为

4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a不正确;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生成氧气中氧分子化学性质与空气中氧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故b正确;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故c正确;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d不正确。故选b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化学调研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探究中和反应,请你参与以下探究:

1)甲组同学取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用酸度计测该溶液的pH,同时插入一支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如右图所示).用胶头滴管吸取稀盐酸,逐滴加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边滴加边搅拌。此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酸度计上显示的数据逐渐_______(选填增大喊小不变),温度计上显示的数据逐渐升高,由此可知,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属于_______(选填吸热放热)反应,

2)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__

3)丙组同学用另外一瓶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实验时,当往烧杯中滴加稀盐酸时,发现有少量的气泡冒出,小组同学根据这一现象进行讨论,一致认为其原因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为了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变质产生的碳酸钠,你认为可选用的物质是_________(填字母)

A 稀盐酸 B 氢氧化钙溶液 C 氯化钙溶液 D 氯化钠溶液

4)丁组同学借助酚酞试液来判断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在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滴几滴酚酞溶液,然后加入稀盐酸,最后溶液为无色,小金认为溶液显中性,小东认为不一定,小东同学设计了实验进行验证,结果否定小金的结论:请写出小东设计的实验(要求写出操作、现象、结论): ___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