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化学是从微观角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及其变化的科学。
(1)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A是________________。
②图2是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方框横线上的数字是_________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③保持氯化氢气体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____(填符号)。
(2)己知一种碳原子可用于测定文物的年代,该原子的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则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___。
(3)如图是钠元素和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由此信息得出:
① 钠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___________。
②由钠元素与氟元素组成氟化钠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丙、丁表示四种物质,部分物质的微观示意图见下表。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
微观示意图 | 化合物 |
请回答:若一定质量的化合物甲和48g的乙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丙和27g丁,则甲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分子 7 得到 HCl 6 11 NaF C2H6O
【解析】
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1)①原子结合成分子,分子分解成原子,故A是分子。
②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图2是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方框横线上的数字是,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③氯化氢气体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故保持氯化氢气体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氯化氢,化学式为HCl。
(2)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原子的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则核外电子数为6。
(3)①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故钠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1。
②由钠元素与氟元素组成氟化钠,氟元素显-1价,钠元素显+1价,故化学式为NaF。
(4)一定质量的化合物甲和48g的乙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丙和27g丁,甲的质量为
,乙是氧气,丙是二氧化碳,丁是水,44g二氧化碳中含有的碳元素的质量为,27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甲中一定含有氧元素,质量为,则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故甲的化学式是C2H6O。
【题目】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酸碱盐的相关性质”时,做了如图一所示的两个实验,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如图所示),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为确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Na2SO4溶液、NaCl溶液呈中性。
(提出猜想)猜想1:Na2SO4、NaCl;
猜想2:Na2SO4、NaCl和_____;
猜想3:Na2SO4、NaCl和H2SO4;
猜想4:Na2SO4、NaCl、H2SO4和Na2CO3。
(交流讨论)小强同学认为猜想4一定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进行实验)小明同学设计如下两个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方案一 |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加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 _____ | 猜想3正确 |
方案二 |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加入少量铁粉 | _____ |
请写出方案二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反思与总结)分析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除要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
【题目】为了检测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用质量分数相同的盐酸与样品充分反应来进行实验测定(样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测得据如下表:
甲同学 | 乙同学 | 丙同学 | 丁同学 | |
所取石灰石样品质量(g) | 12.5 | 12.5 | 12.5 | 12.5 |
加入盐酸的质量(g) | 30.0 | 40.0 | 55.0 | 70.0 |
剩余固体的质量(g) | 6.5 | 4.5 | 2.5 | 2.5 |
试回答:
①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②12.5g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后可产生二氧化碳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