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写出图中标示的仪器名称:①
 
,②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为使得氧气更纯净,组合装置B和
 
,实验前小明同学先向仪器M中加入水,然后将导管放入水槽中,并打开仪器M的活塞,观察导管口是否有连续的气泡出现.该实验操作的目的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该实验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
(3)图G注射器在化学实验中有很多种用途.
a若用注射器替换长颈漏斗,优点是
 

b注射器还可用于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步骤如下:
①向长颈漏斗中加入少量水至浸没长颈漏斗末端;②将注射器连接到装置A的导管口处;
③打开弹簧夹,缓慢拉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到
 
,表示装置A的气密性良好.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氧气的收集方法,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从仪器的图和用途去分析解答;
(2)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集气瓶口是一个敞开环境,外面的空气可能进入集气瓶内,而用排水法收集时,由水形成的密闭环境,故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实验前小明同学先向仪器M中加入水,然后将导管放入水槽中,并打开仪器M的活塞,分液漏斗内的水进入锥形瓶,把锥形瓶内的空气排出,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好,如果没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漏气;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生成氧气的同时还产生水,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只是加快了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氧气的速率,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去分析解答;
(3)从用注射器和长颈漏斗的区别是:二者都可以通过控制加入液体的量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但前者在制取氧气时,由于长颈漏斗下端要浸没在液面以下,加入液体的量较多,这时无法控制反应的停止,当第一次加入的过氧化氢溶液反应完之后,可通过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的量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而后者由于注射器是密封的,可通过推动活塞随进控制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的量来达到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的目的去分析解答;
(4)从注射器还可用于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的方法和原理去分析解答.
解答:解:(1)由仪器的图和用途可知①为长颈漏斗,②为试管;故答案为:长颈漏斗       试管;
(2)氧气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集气瓶口是一个敞开环境,外面的空气可能进入集气瓶内,而用排水法收集时,由水形成的密闭环境,故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实验前小明同学先向仪器M中加入水,然后将导管放入水槽中,并打开仪器M的活塞,分液漏斗内的水进入锥形瓶,把锥形瓶内的空气排出,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好,如果没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漏气;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生成氧气的同时还产生水,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只是加快了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氧气的速率,故二氧化锰的作用是起了催化剂的作用也就是催化作用.所以二氧化锰就应该作为反应条件写在等号的上方,故化学方程式为:2H2O2
 MnO2 
.
 
2H2O+O2↑;故答案为:F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H2O2
 MnO2 
.
 
2H2O+O2↑       催化;
(3)用注射器和长颈漏斗的区别是:二者都可以通过控制加入液体的量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但前者在制取氧气时,由于长颈漏斗下端要浸没在液面以下,加入液体的量较多,这时无法控制反应的停止,当第一次加入的过氧化氢溶液反应完之后,可通过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的量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而后者由于注射器是密封的,可通过推动活塞随进控制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的量来达到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的目的;故答案为: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4)注射器还可用于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①向长颈漏斗中加入少量水至浸没长颈漏斗末端;②将注射器连接到装置A的导管口处;③打开弹簧夹,缓慢拉动注射器的活塞缓慢拉动活塞时,如果气密性良好,锥形瓶内一部分气体进入注射器,瓶内气压减小,外界空气将由长颈漏斗进入锥形瓶,瓶内有水,会观察到长颈漏斗下端有气泡冒出;如果装置漏气,长颈漏斗下端就没有气泡冒出;故答案为:长颈漏斗下端有气泡冒出.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气体的检验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