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
B.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 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a+和Cl﹣
D. 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
【答案】C
【解析】
A、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溶液呈中性,pH=7,选项正确;
B、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完全反应属于化学变化,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不变,选项正确;
C、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除Na+和Cl﹣外,还有水分子,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为中和反应,反应的实质是酸中的氢离子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选项正确,故选C。
【题目】小明对铁的锈蚀进行如下探究,室温时,将包有样品的滤纸包用大头针固定在橡胶塞上,迅速塞紧,装置如图,观察到量筒内水沿导管慢慢进入广口瓶(净容积为146mL)。当温度恢复至室温,且量筒内水面高度不变时读数(此时瓶内氧气含量近似为零)。记录起始和最终量筒的读数以及所需时间如表。
序号 | 样品 | 量筒起始 读数/mL | 量筒最终 读数/mL | 所需时间 /min |
1 | 1g铁粉、0.2g碳和10滴水 | 100 | 70 | 约120 |
2 | lg铁粉、0.2g碳、10滴水和少量NaCl | 100 | 70 | 约70 |
3 | …… | 100 | 70 | 约480 |
(1)实验①和②说明NaCl可以_____铁锈蚀的速率。
(2)实验开始后,广口瓶内温度有所上升,说明铁的锈蚀过程是_____(填“放热”或“吸热”)过程。
(3)实验结束后取出滤纸包,观察到有红棕色物质生成,该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
(4)已知含碳能够加快铁的生锈速度,小明想通过实验①和③是探究碳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请在表格空白处填写实验③的样品组成_____。
(5)该装置还可用于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根据上述数据计算氧气的体积含量是_____(小数点后保留1位)。
【题目】根据所给的信息和标志,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B | C | D |
《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 《梦溪笔谈》中记载,鄜、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 | ||
是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 | 这里的石油指的是一种油脂 | 看到有该标志的丢弃物,应远离并报警 | 贴有该标志的物品是可回收物 |
A. A B. B C. C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