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均为30
B. 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 t2℃时,在100 g水中放入60 g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
D. t2℃时, 分别在100 g水中各溶解20 g 甲、乙,同时降低温度,甲先达到饱和
【答案】D
【解析】
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知,在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是升高而增大。
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均为30g,故A不正确;
B、t2℃时,甲的溶解的大于乙的溶解度,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甲的质量分数大于乙的质量分数,故B不正确;
C、t2℃时,在100 g水中放入60 g甲,只能溶解50g,则溶质质量分数为,故C不正确;
D、t2℃时, 分别在100 g水中各溶解20 g 甲、乙,同时降低温度,甲先达到饱和,故D正确。故选D。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有关环境与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
A.焚烧塑料是减少白色污染的有效方法
B.目前氢能源没有广泛推广的主要原因是淡水资源缺乏
C.空气中O3含量超标会引起温室效应
D.化工厂可通过加高烟囱排放废气,防止空气污染
(2)酸雨是由______气体或这些气体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所形成。A、B、C三个地区雨水的pH如图所示,其中______地区的雨水是酸雨。
(3)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其他能源,如太阳能、______等。
(4)下面是煤的一种综合利用方式。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四种物质,它们的部分化学式和微观示意图分别列于下表: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图例: |
化学式 | ? | C | ? | H2 | |
微观示意图 | ? |
①写出甲物质的化学式___,画出丁物质的微观示意图___。
②构成丙物质的粒子是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题目】某工厂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生产氯气、烧碱、氢气等化工产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Cl+2H2O2NaOH+H2↑+Cl2↑),这种工业成为“氯碱工业”,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该厂生产的烧碱样品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烧碱样品中含有哪些杂质?
(猜想)猜想一:可能含有Na2CO3,作出此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猜想二:可能含有NaCl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①取适量烧碱样品置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 试管外壁发热 | 原因是______ |
②向①所得的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硝酸至过量 | 一开始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浑浊的气体 | 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是________ |
③向②所得的溶液中滴加几滴 _____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样品中还含有猜想二中的杂质___________。 |
(交流与讨论)小明同学提出:“上述实验中稀硝酸也可以用稀盐酸代替”,你认为他的观点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