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有关环境与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
A.焚烧塑料是减少白色污染的有效方法
B.目前氢能源没有广泛推广的主要原因是淡水资源缺乏
C.空气中O3含量超标会引起温室效应
D.化工厂可通过加高烟囱排放废气,防止空气污染
(2)酸雨是由______气体或这些气体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所形成。A、B、C三个地区雨水的pH如图所示,其中______地区的雨水是酸雨。
(3)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其他能源,如太阳能、______等。
(4)下面是煤的一种综合利用方式。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四种物质,它们的部分化学式和微观示意图分别列于下表: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图例: |
化学式 | ? | C | ? | H2 | |
微观示意图 | ? |
①写出甲物质的化学式___,画出丁物质的微观示意图___。
②构成丙物质的粒子是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答案】ABD SO2、NO2 BC 风能 H2O 分子
【解析】
(1)A、塑料燃烧时能够产生大量有害的物质;
B、许多技术问题限制了氢能源的开发、利用;
C、O3是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
D、加高烟囱不会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根据引起酸雨的气体的种类、雨水的pH分析;
(3)根据新能源的种类分析;
(4)①根据甲物质的构成写出化学式,根据丁物质的构成画出微观示意图;
②根据丙物质构成的粒子分析。
(1)A、焚烧塑料时能够产生烟尘等物质,对环境污染很严重,不正确;
B、目前氢能源没有广泛推广的主要原因不是淡水资源缺乏,而是目前产生氢气的方法能耗高,难以贮存等方面的问题,不正确;
C、空气中O3含量超标会引起温室效应,正确;
D、加高烟囱不会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所以不能防止形成酸雨,不正确。
故选:ABD。
(2)酸雨是由SO2、NO2等气体或这些气体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所形成,由A、B、C三个地区雨水的pH可知,其中BC地区的雨水的pH小于5.6,是酸雨;
(3)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其他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4)①甲物质是水,化学式是H2O,丁物质是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微观示意图是:。
②构成丙物质的粒子是分子。
故答为:(1)ABD;(2)SO2、NO2等,BC;(3)风能(或地热能、潮汐能、核能等);(4)①H2O,,②分子。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实验室进行粗盐的提纯。
(1)涉及的操作有:①过滤②溶解③蒸发结晶。正确的顺序是_____。(填序号)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粗盐的质量,托盘天平调节平衡后,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填序号)①在右盘中添加砝码,需要用游码时移动到相应刻度、②在托盘上分别放质量相等的纸、③在左盘中添加粗盐
(3)图1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棒,_____。当_____时停止加热。
(4)配制溶液①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配制7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g.量取水的体积(水的密度为1g/mL),请在图2标出所需水的体积示数。②从表中找出稀释的过程需要用到的数据(20℃)是_____g/cm3。
浓度% | 1 | 2 | 3 | 4 | 5 | 6 | 7 |
密度g/cm3 | 1.005 | 1.013 | 1.02 | 1.027 | 1.034 | 1.041 | 1.043 |
【题目】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 CaCO3)生成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为了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CaCO3)的含量,现称取 24.0g 石灰石样品,进行四次高温煅烧、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 (杂质不参加反应),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操作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剩余固体质量 | 21.6g | 19.2g | 15.2g | 15.2g |
试计算:
(1)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
(2)求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