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实验方案中,合理的是( )
A、分离木炭粉和CuO: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比较镁条燃烧前后固体质量 | C、制备Fe(OH)3: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 D、除去CO2中的HCl和水蒸气:依次通过过量的NaOH溶液、浓硫酸 |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气体的净化(除杂),碱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分析:A、根据木炭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进行解答;
B、根据镁条和氧气燃烧生成氧化镁固体,所以比较镁条燃烧前后固体质量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答;
C、根据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进行解答;
D、根据氯化氢气体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而二氧化碳也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进行解答.
B、根据镁条和氧气燃烧生成氧化镁固体,所以比较镁条燃烧前后固体质量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答;
C、根据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进行解答;
D、根据氯化氢气体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而二氧化碳也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进行解答.
解答:解:A、木炭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不能用在空气中充分灼烧的方法分离木炭粉和CuO,故A错误;
B、镁条和氧气燃烧生成氧化镁固体,所以比较镁条燃烧前后固体质量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B错误;
C、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所以可用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制备Fe(OH)3,故C正确;
D、氯化氢气体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而二氧化碳也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不能用过量的NaOH溶液除去CO2中的HCl,故D错误.
故选:C.
B、镁条和氧气燃烧生成氧化镁固体,所以比较镁条燃烧前后固体质量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B错误;
C、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所以可用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制备Fe(OH)3,故C正确;
D、氯化氢气体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而二氧化碳也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不能用过量的NaOH溶液除去CO2中的HCl,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的性质是( )
A、延展性 | B、助燃性 | C、稳定性 | D、还原性 |
下列物质的用途只与其物理性质相关的是( )
A、铝粉用作铁管的防锈剂 | B、小苏打用于糕点焙制的膨松剂 | C、石墨用作电池电极 | D、二氧化碳常用作灭火剂 |
下列验证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
A、 CO2能与烧碱溶液反应 | B、 不同物质的着火点不同 | C、 分子在不断运动 | D、 质量守恒定律 |
下列实验方案或措施合理的是( )
A、除去CaO中混有的CaCO3,先加足量水,然后过滤 | B、除去MnO2粉末中混有的KCl,先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C、用无色酚酞试剂检测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 D、用碘化钾检测食品中是否含有淀粉 |
如图所示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是( )
A、 鉴别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 | B、 除去氢气中的氯化氢气体 | C、 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 D、 验证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
下列实验方案无法达到目的是( )
A、用电解水实验可以证明水的组成 | B、用白磷燃烧法可从空气中获得氧气 | C、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碳酸氢铵和氯化钾两种化肥 | D、把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证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