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小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证明氧化铜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并与相同条件下的催化效果做比较,实验时间均以生成气体为准(即比较反应速率).用图示装置测量产生气体的体积,其它可能影响实验因素均已忽略,相关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 过氧化氢溶液体积 | 催化剂 | 待测数据 |
① | 无 | ||
② | 氧化铜 | ||
③ |
图中油层的作用是________
从设计原理看,实验中的“待测数据”可以是指________.
为了较准确地测量气体体积,在读取反应前后量气管中液面的读数的过程中,应注意________(填字母编号).
.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读数前不能移动量气管和水准管
.保持水准管静止,待水准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立刻读数
如果要进一步探究氧化铜是否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请完成下列实验.
实验步骤和现象 | 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 |
取过氧化氢溶液,加入氧化铜后,产生的速率比未加入时快得多 | 氧化铜能够加快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答案】防止溶于水; 生成氧气所需要的时间 ; 把上述混合物,过滤所得固体晾干后称重 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是否保持不变 将所得固体重新与过氧化氢溶液混合,观察是否依旧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 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是否保持不变
【解析】
(1)油层的作用是防止氧气溶于水;
(2)由题干可知,实验时间均以生成气体为准,故生成氧气所需要的时间;
(3)a、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否则实验结果不准确;b、量气管和水管组成了连通器,故移动量气管和水管对实验没有影响;c、若装置气密性良好,选择什么时间读数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d、读数前应上下移动水准管,待两管液面相平再读数,若液面没有相平,则实验结果不准确。故本题选ad;
(4)
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均不变,故需要验证氧化铜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发生变化。
实验步骤和现象 | 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 |
取过氧化氢溶液,加入氧化铜后,产生的速率比未加入时快得多 | 氧化铜能够加快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 |
把上述混合物,过滤所得固体晾干后称重 | 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是否保持不变 |
将所得固体重新与过氧化氢溶液混合,观察是否依旧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 | 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是否保持不变 |
【题目】自然界中存在着氧气和二氧化碳:并不断循环转化.
如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简图占含碳单质矿物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海水吸收兰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自然界申也存在着氧循环.以下为自然界中发生的一些变化:①金属锈蚀②煤炭燃烧③人与动物呼吸④陆地、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从①④中选择序号填空;其中消耗氧气的有________,产生氧气的有________.
绿色植物在光照作用下可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生成葡萄糖和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任何物质都具有两面性,对物质的认识越深入,就越能充分合理地利用物质为人类服务,如对二氧化碳的认识与应用.请从物质两面性的角度说说你对二氧化碳的认识.
二氧化碳的不利一面(举一例) | 二氧化碳的有利一面(举一例) |
________ | ________ |
人类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二氧化碳的带放,另一是________.有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有机物乙烯(,是生产聚乙烯塑料的愿料),其化学方程式为:,试回答下列问题:乙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精确到).若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则理论上能转化得到乙烯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
【题目】请你用化学方法设计一组对比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验证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
实验目的:利用氧气的性质,通过对比实验验证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
实验器材:个已集满氧气并盖上玻璃片的氧气瓶、根木条、火柴、酒精灯.
实验报告:
实验过程 | 实验现象 | 解释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结论 | 经上述对比实验得出:相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
你还有那些其他方法,选用任何仪器,通过对比实验验证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吗?请你写出来每写出一种方法加分,最多加分,试卷总得分不超过分.
实验过程 | 实验现象 | 解释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结论 | 经上述对比实验得出:相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