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该装置需做一点改进的是_____,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_____冒出时,便可开始收集。
(3)图E是某同学利用报废试管设计的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设计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请另写一个优点_____。该装置的该优点适合于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吗?_____(填“是”或“否”)。
(4)图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O2的体积,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
【答案】试管 长颈漏斗 A 试管口应该放一团棉花 气泡均匀连续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否 向左推注射器的活塞,过一会,活塞回到原处,说明气密性良好
【解析】
(1)试管是常用的反应容器,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
(2)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用排水法收集较纯净氧气的适宜时间是: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
(3)图E装置的另一个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该装置的该优点不适合于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因为二氧化锰是粉末;
(4)图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O2的体积,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向左推注射器的活塞,过一会,活塞回到原处,说明气密性良好。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实验与探究是进行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以“碳和碳的化合物”进行以下探究。
(1)利用如图装置可进行气体性质的探究实验(导管a处用火柴点燃)
Ⅰ.探究CO与CuO的反应:通入气体一氧化碳,M处为氧化铜,加热前先通一氧化碳的目的是_____;M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
Ⅱ.探究CO2与C的反应(改为酒精喷灯):通入气体二氧化碳,M处为木炭,观察到玻璃管中的现象是_____,M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导管a处点燃的目的是_____。
(2)化学小组取一定量碳酸钙固体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冷却后,对剩余固体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剩余固体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_____。
猜想二:是氧化钙与碳酸钙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
步骤1 | 取一定量的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 _____ |
步骤2 | 另取一定量的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_____。 | 有气泡产生 |
(探究结论)通过探究,猜想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