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同学用Ca(OH)2和Na2CO3溶液来制取NaOH,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并对滤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OH、Na2CO3
猜想二:NaOH
猜想三:______(将猜想三补充完整)
[设计并实验]:对可能存在的溶质,需进一步实验验证。
实验序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一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 | 无气泡产生 | 猜想_____不成立 |
实验二 | 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适量碳酸钠溶液 | _____ | 猜想三成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
【答案】NaOH、Ca(OH)2; 一; 有白色沉淀生成; , ;
【解析】
反应后的成分中一定有产物,可能有反应物剩余,故填:NaOH、Ca(OH)2;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有气泡冒出,由现象知滤液中无碳酸钠,故填:一;
猜想三成立则滤液中含有氢氧化钙,可以与碳酸钠生成白色沉淀,故填:有白色沉淀生成, ;
【题目】红枣包装中常使用一种袋装防腐剂,品名为“504双吸剂”,其标签如图所示。同学们对一包久置的“504双吸剂”固体样品很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久置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CaCO3。
(实验探究1)甲同学的方案: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溶解,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 固体溶解时试管外壁发烫,试管底部有不溶物,溶液变红 | 固体中一定含_____和氢氧化钙 |
(2)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_____ | 固体逐渐消失,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 | 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一定不含Fe2O3 |
(3)将步骤(2)中产生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 | _______ | 固体中一定含有CaCO3 |
(实验质疑)
(1)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中不能得出一定含Ca(OH)2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_。
(2)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FeO3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_。
(实验探究2)乙、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继续验证:
(1)乙、丙同学实验中又能得出固体样品中一定还含有_______,仍有一种物质不能确定,该物质是_______。
(2)乙、丙同学又经过实验测得上述3.9g残留固体中含钙物质的总质量为2.3g,滤渣B中CaCO3的质量为1.0g,滤渣C的质量为2.0g。
(实验结论)综合上述实验及所给数据:
(1)判断久置固体的成分是_______。
(2)计算上述残留固体中氧化钙的质量的质量为______克。
【题目】小兵和小东是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成员,他们在查阅资料时,发现单质碳能够在高温时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得到金属单质。于是,他们用木炭与CuO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他们的这次活动,并解决有关问题。
(提出问题)木炭与氧化铜反应除生成单质铜外,另一种生成物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可能是CO;猜想二:可能是CO2。
(设计实验方案)
(1)检验CO2的方法是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为了检验CO,他们设计的方案是:把小动物放在收集的气体中,观察能否存活。后经充分研究,认为此方案不能说明问题,其理由是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他们在互联网上收集到这样一条信息:把滤纸浸泡在磷钼酸和氯化钯的黄色混合溶液中制成的试纸遇CO立即变成蓝色,而遇CO2不变色。
(实验与结论)设计的实验装置图如下图所示,请完成下边的表格。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A中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 | 有金属铜生成 |
B中黄色试纸没有变蓝 | 没有______生成 |
C中_________ | 有CO2生成 |
(反思与评价)如果A装置中的试管口高于试管底部,在实验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
(注意:若答对第(3)小题奖励2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40分。)
(3)对下列三种氧化铜和碳的质量比例,你建议选择_______(填序号)的比例。
A 38:3 B 40:3 C 42:3
你这样选择的理由是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