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图是物质 A、B、C 的溶解度曲线,试根据图像回答:
①温度为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
②A、B、C 三种物质中常温下可能是气体物质的是___________。
③t3℃时,A 物质 50 克放入 50 克水,所得溶液___________(填“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④A 中含有少量 B 物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得到纯净的 A 的实验操作是: a配制热饱和溶液;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烘干。
【答案】B>A=C C 饱和溶液 44.4% 降温结晶 过滤
【解析】
①由图可知,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是:B>A=C;
②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由图可知,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C可能是气体;
③由图可知,t3℃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80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80gA物质,50g水中最多能溶解40gA物质,故t3℃时,A 物质 50 克放入 50 克水,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该温度下,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④由图可知,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A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B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故A 中含有少量 B 物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得到纯净的 A 的实验操作是: a配制热饱和溶液;b降温结晶;c过滤;d烘干;故填:降温结晶、过滤。
【题目】某化学课堂正在进行,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他们的学习并完成相关任务。
(演示实验)老师按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加入NaHCO3粉末,点燃酒精灯,对试管预热后集中加热,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CO2.继续加热至无气体产生后撤出导管,熄灭酒精灯。
(问题提出)实验后,同学们对试管中剩余的固体粉末产生了兴趣:剩余粉末由什么物质组成?
(猜想假设)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对固体粉末做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NaOH;猜想二:NaOH和Na2CO3;猜想三:Na2CO3。
(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方案一 | 取适量粉末溶于水后向溶液中滴入2滴酚酞溶液,摇匀 | 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
小明根据实验现象认为猜想一成立。小组讨论后,大家认为小明的结论不合理,理由是_____。
实验方案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方案二 | 步骤一:取适量粉末溶于水后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 | _____ | 猜想一不成立 |
步骤二:取步骤一的上层清液加入MgCl2溶液2~3mL | 无明显现象 | 猜想三成立 |
(评价交流)小华认为步骤二也可以用MgSO4代替MgCl2,大家不同意他的观点,理由是_____。
(拓展延伸)(1)请你总结上述实验成果,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写出方案二中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