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我们的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处处充满着化学知识。
(1)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维生素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牛奶 B 大米 C 蔬菜 D 食盐
(2)加钙牛奶中的“钙”是指钙元素、它是人体必需的__(填“常量”或“微量“)元素,身体一旦缺钙,可能患有的疾病是________(填“骨质硫松”或 “贫血”)。
(3)下列物品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玻璃钢电缆桥架 B 棉布围裙 C 塑料保鲜袋 D 蚕丝被芯
(4)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___功能
(5)生产修正液需要用到钛白粉(TiO2)、工业上制取TiO2的方法是:7Cl2+3C+2FeTiO3(钛酸亚铁)==2X+2FeCl3+3CO2。请写出钛酸根离子化学符号:____________。
(6)氮氧化物(NOx)等气体破坏人类生存的环境。汽车尾气净化装置里装有Pd等过渡元素的催化剂,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机理如图所示。
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的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有____________。
【答案】C 常量元素 骨质疏松 BD 乳化 2NO+O2+4CO
4CO2+N2 NO、O2
【解析】
(1)人类需要的营养物质有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根据各营养素的食物来源进行分析;
(2)根据钙元素在人体中的生理作用及缺乏症分析回答;
(3)天然纤维是自然界原有的或经人工培植的植物上、人工饲养的动物上直接取得的纺织纤维,是纺织工业的重要材料来源,可根据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分类依据、概念及产品名称进行综合分析解答;
(4)根据洗涤剂的去污原理进行分析
(5)根据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分析;
(6)汽车尾气的有害气体主要是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通过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过程图,可知NO2在整个过程中是一种中间产物,一氧化氮气体和氧气一氧化碳会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反应,转化为无毒气体,起到尾气净化作用。
(1)牛奶中富含蛋白质,大米富含糖类,蔬菜富含维生素,故填:C;
(2)钙是构成骨胳和牙齿的主要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身体中一旦缺钙,可能患有的疾病是骨质疏松等.故填:常量元素;骨质疏松;
(3)玻璃钢电缆桥架属于金属材料,塑料保鲜袋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棉布围裙、蚕丝被芯属于天然纤维制成的,故填:BD;
(4)洗涤剂中有乳化剂,具有乳化功能,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流走,是利用了洗涤剂的乳化功能,故填:乳化;
(5)钛酸亚铁中亚铁离子的化合价为+2价,设钛酸根离子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知:(+2)+X=0,则X为-2价,则钛酸根离子化学符号为:;故填:
;
(6)根据根据2NO+O2=2NO2,2NO2+4CO4CO2+N2,可得总反应:2NO+O2+4CO
4CO2+N2;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NO、O2做氧化剂;故填:2NO+O2+4CO
4CO2+N2;NO、O2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时,向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滴加指示剂,甲同学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到酚酞溶液不变色。
请写出该中和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甲同学:“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
猜想二:乙同学:“反应后氢氧化钠过量,溶液呈碱性”;
猜想三:丙同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丙两位同学经过讨论后觉得乙同学的猜想不正确,两位同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并进行实验:
①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甲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 pH________(填“>”“=”或“<”)7 | 猜想一不成立 |
②请你设计另一个实验(与甲同学方案不同)方案,验证丙同学的猜想,并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3)拓展探究:你还能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来验证丙同学的猜想吗?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题目】下列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中,所依据的原理正确的是
选项 | 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 | 分离原理 |
A | 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 利用氮气和氧气的熔点不同 |
B | 将石油分馏得到石油产品 | 石油中各成分的密度不同 |
C | 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组成的混合物 | 硝酸钾和氯化钠分解温度不同 |
D |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 氯化钠和泥沙的溶解性不同 |
A. A B. B C. C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