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分别向等质量MgCu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B. ②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Z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

C. ③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Mg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D. ④分别向等质量的Mg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足量的稀硫酸

【答案】C

【解析】A、铜的金属活动性表中排在氢的后面,不会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与图像不符,错误;B、等质量且足量的Z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浓度大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多,与图像不符,错误;C、MgZn活泼,向等质量且足量的Mg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Mg产生氢气快,最后氢气质量相等,与图像相符,正确;D、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强,镁的反应速率快,与图像不符,错误。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过氧化氢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化学实验小组对过氧化氢的某些性质进行了研究。

Ⅰ.不稳定性

1)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还测量收集的氧气体积),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能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

3)已知:常温常压下,氧气的密度为1.33gL1.实验小组称量了10g溶质质量分数为 6%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实验,如果将该过氧化氢溶液一次性全部放入锥形瓶中,则选择规格为_____mL(选填“50”、“200”或“250“”)的量筒收集氧气较为合适。

4)实验小组同学还探究了温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相关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

H2O2溶液的浓度%

30

30

30

H2O2溶液的体积/mL

6

6

6

温度/

20

35

55

MnO2的用量/g

0

0

0

反应时间/min

40

40

40

收集O2的体积/mL

0

1.9

7.8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

Ⅱ.腐蚀性

(查阅资料)H2O2溶液有一定的腐蚀性。

(进行实验)将铜片分别浸泡在以下3种溶液中进行实验,实验现象如下表:

编号

实验

一段时间后的现象

无明显变化

溶液变蓝,缓慢产生细小气泡

无明显变化

(解释与结论)

5)实验的作用是_____

6)实验中铜片被腐蚀的反应为Cu+H2O2+H2SO4CuSO4+_____,请补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思交流)

7)小红同学提出,实验中除发生(6)所给的反应外,还发生了另一个反应导致有细小的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反应物是_____

【题目】实验室通常利用如图装置制取氧气。

写出KClO3MnO2作用下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有以下异常现象:

a.利用排空法收集氧气有异味;

b.颗粒状MnO2变得更细。

对此进行了以下探究:

探究(I)利用排空法收集的氧气有异味

查阅资料:KClO3MnO2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气,经历了以下三个过程

2KClO3+2MnO22______+Cl2↑+O2

2KMnO4K2MnO4+MnO2+O2

Cl2+K2MnO42KCl+MnO2+O2

(1)写出横线物质的名称______,其中Mn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2)猜测利用排空法收集氧气有异味的物质是______

探究()颗粒状MnO2变得更细

学习小组通过讨论猜测:是因为MnO2也参加了化学反应。小组同学共同设计实验并验证MnO2在该反应中作催化剂。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

实验一

KClO3加热至融化,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一段时间后复燃

KClO3受热要分解产生氧气;

实验二

加热MnO2,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______

MnO2受热不产生氧气;

实验三

取适KClO32g ______

木条迅速复燃

MnO2 ______ (加快减慢”)KClO3的分解

实验结论:MnO2KClO3受热分解的催化剂。

归纳反思:该小组的实验结论受到其他小组的质疑,为此该小组又补充以下实验:

(1)待试管完全冷却后,向实验三的试管中加蒸馏水,将混合物全部转移至烧杯,过滤(MnO2不溶于水,其他物质均能溶于水),洗涤沉淀,烘干,称量,目的是验证______;称量所得固体质量______

(2)设计实验验证催化剂的另一个特点,实验方案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