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乙固体中含有少量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B.将甲、乙两种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相同的方法
C.分别将等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从 t3℃降温到 t2℃,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D.用 20%的甲溶液配制 22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甲的稀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60g
【答案】B
【解析】
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若乙固体中含有少量甲,不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故A错误;
B、将甲、乙两种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能采用相同的方法增加溶质,故B正确;
C、将t3℃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甲的溶解度减小,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甲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变小,溶液仍为饱和溶液,乙没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不变,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分数=,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越大,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t3℃时乙的溶解度,所以t2℃时两种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故C错误;
D、用 20%的甲溶液配制 22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甲的稀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 220g﹣=110g,故D错误。故选B。
【题目】我国著名的闽籍制碱专家侯德榜,在纯碱制造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氯化钠等杂质,化学兴趣小组欲对某品牌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实验探究,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设计了下列两种实验方案进行试验。
资料摘要:Ⅰ.碳酸钠和氯化钙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Ⅱ.浓硫酸具有很强的吸水性;碱石灰常用于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方案一)样品与氯化钙溶液反应,测定Na2CO3的质量分数
(1)样品与氯化钙溶液的反应实验(杂质不与氯化钙溶液反应):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一定量纯碱样品配成溶液后,滴加过量的CaCl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分析滴加的CaCl2溶液要过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进行过滤,把获得的沉淀物进行洗涤、干燥、称量.利用沉淀物质量计算出Na2CO3的质量分数为91%。如果不洗涤沉淀物会造成测定结果大于91%,这是因为_________。
(方案二)样品与稀硫酸反应,测定Na2CO3的质量分数
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铁架台略去)和试剂,通过测定样品和稀硫酸反应产生的CO2气体的质量,计算Na2CO3的质量分数(装置气密性良好且每步反应或作用都是完全的)。
(4)打开止水夹K,先对装置A和B(已连接)通入已除去CO2的空气一会儿,再接上装置C和D。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关闭止水夹K,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装置A中样品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方案中不能用稀盐酸代替稀硫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待装置A中的反应结束后,再一次打开止水夹K,继续往装置通入已除去CO2的空气一段时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装置_____(填标号)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就是产生CO2的质量,由此计算出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若没有装置D,将会使测定结果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题目】常温下,往盛放适量M物质的烧杯中逐渐加入N物质并充分搅拌。右下图横坐标x表示N物质的质量,纵坐标y表示烧杯中的某物理量(见下表)。下列实验与图像对应关系合理的是
M | N | y | |
A | 水 | 氧化钙 | 溶液的温度 |
B | 水 | 氢氧化钠 | 溶液的pH |
C | 饱和氯化钠溶液 | 氯化钠 |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D | 硫酸铜溶液 | 铁粉 | 溶液的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