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生活生产中CH4、H2和CO均可燃烧,为了确定三种可燃性气体:分别将它们在氧气中燃烧,把燃烧后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A、B两个洗气瓶,回答下列问题:注:装置A中的是浓硫酸,作用吸水:B中的是氢氧化钠溶液,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1)若装置A的质量增加,B的质量不变,则试验气是_____;
(2)若装置A的质量不变,B的质量增加,则试验气是_____.
(3)CH4的燃烧产物会使A的质量增加,B的质量_____〔填“增加”或“不变”).
(4)若将上述A瓶中改装氢氧化钠溶液、B瓶中改装浓硫酸,进行实验.有同学提出,B瓶中的质量始终都有可能增加,不能判断哪种可燃气体.请你评价他的说法是否合理,理由是_____.
(5)如果将上述三种气体中任取两种混合,燃烧后产物通过A、B两个洗气瓶,发现A瓶质量增加的数值比B瓶大,则实验所取的两种气体可能是_____.
【答案】H2 CO 增加 合理,气体从溶液中溢出时会带出水蒸气,浓硫酸吸收水蒸气使B瓶质量增加 CH4、H2,H2和CO
【解析】
(1)若装置A的质量增加,B的质量不变,则说明该气体燃烧后只生成水,所以是氢气.
故答案为:H2;
(2)若装置A质量不变,B的质量增加,说明该气体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所以是一氧化碳.
故答案为:CO;
(3)CH4的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所以CH4的燃烧产物会使A的质量增加,B的质量 增加.
故答案为:增加;
(4)若将上述A瓶中改装氢氧化钠溶液、B瓶中改装浓硫酸,进行实验.有同学提出,B瓶中的质量始终都有可能增加,这种说法合理,因为气体从溶液中溢出时会带出水蒸气,浓硫酸吸收水蒸气使B瓶质量增加.
故答案为:合理,气体从溶液中溢出时会带出水蒸气,浓硫酸吸收水蒸气使B瓶质量增加;
(4)如果将上述三种气体中任取两种混合,燃烧后产物通过A、B两个洗气瓶,发现A瓶质量增加的数值比B瓶大,说明混合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氢元素,
故答案为:CH4、H2,H2和CO.
【题目】如图是A、B两种固体(不含结晶水)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依图回答:
①____℃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t1℃时,将A、B各m g分别加到均盛有50g水的两只小烧杯中,充分搅拌后,若其中有一个烧杯中有固体剩余,则该物质是____(填“A”或“B”);
③t3℃时,A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在不改变溶质质量分数的情况下,将该A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
④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温度为80℃、溶质为A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中,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A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
溶液的温度/℃ | 75 | 65 | 50 | 35 | 20 |
析出固体A的质量/g | 0 | 0 | 2.0 | 4.5 | 8.4 |
不考虑水蒸发,则65℃时,该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____(填“是”、“否”或“无法判断”).
⑤根据如图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
A t2℃时,A、B两物质的溶液中所含的溶质相同
B t2℃时,A、B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C t3℃时,A、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A 析出的固体比B多
D t3℃时,A、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A、B所含的溶剂质量不变.
【题目】测定某品牌洁厕灵中硫酸质量。取20g该品牌的洁厕灵溶液于烧杯中,不断滴加25g溶质质量分数为17.1%的氢氧化钡溶液,反应过程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和烧杯中溶液pH变化的部分数据如下所示:
滴加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g | 5 | 10 | X | 25 |
烧杯中产生沉淀的质量/g | 1.165 | 2.33 | 4.66 | 4.66 |
求:
①当烧杯中溶液的pH=7时,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质量X=______g。
②测得20g该品牌的洁厕灵溶液中硫酸的质量是______g。(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题目】草木灰可作肥料,同学取一些草木灰做了以下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序号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实验现象 | 结论 | |
实验1 | 证明草木灰的主要成分含钾元素 | 取样,进行_________反应 | 透过蓝色钴玻璃片火焰呈__________色 | 草木灰主要成分含钾元素 | |
实验2 | _________ | _________ | 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 | ||
实验3 | 探究碳酸钾性质 | 取样,向碳酸钾溶液中滴入石灰水溶液 | 生成白色沉淀 | 写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 |
分析推测:实验3反应后上层清液中溶质成分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实验4 | 探究实验3反应后上层清液中溶质成分 | 对实验3反应后的上层清液进行一次取样。 _________ | _________ | 反应后上层清液溶质成分是只含氢氧化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