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小明同学去黄山旅游时,用瓶装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水样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_。
(2)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
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
B.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C.玻璃棒靠在滤纸边缘的任一方
D.漏斗下端的尖嘴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3)向滤液中加入活性块,利用其_____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4)以下方法得到的水,其纯度最高的是_____。(填编号)
A.过滤
B.沉淀
C.蒸馏
(5)认真观察图A、B两装置,与b管相连的是电源的_____(填“正”或“负”)极。用燃着的木条检验a管所得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分析比较A装置和B装置在试验过程中水的变化情况:_____。
【答案】吸附微小的悬浮物聚集在一起形成较大的颗粒从而沉降下来 C 吸附 C 负 木条燃烧更旺 A中的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改变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B中的水分子发生了改变,先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
【解析】
(1)在水样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利用明矾在水中形成胶体后,吸附凝聚小颗粒而沉淀,明矾的作用是:吸附微小的悬浮物聚集在一起形成较大的颗粒从而沉降下来。
(2)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做法正确;
B.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这样能够使滤液被充分过滤,做法正确;
C. 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处,而不是任一下方,做法错误;
D.漏斗下端的尖嘴要紧靠烧杯的内壁,这样能够防止迸溅和加快过滤速度,做法正确;
故选C.
(3)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够吸附有色物质和异味.所以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吸附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4)蒸馏得到的蒸馏水,纯度最高。
故填:C.
(5)观察图A、B两装置,根据“正氧负氢”、“氧一氢二”,与b管相连的是电源的负极。a管所得气体为氧气,具有助燃性,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观察到的现象是木条燃烧更旺,电解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分析比较A装置和B装置在试验过程中水的变化情况为:A中的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改变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B中的水分子发生了改变,先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目的 | 证明CO2可与H2O反应生成H2CO3 |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 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接触 | 证明集气瓶中已充满CO2 |
实验方案 |
A. A B. B C. C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