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碘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
B.碘原子核外共有53个电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
C.碘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D.碘盐中含有碘酸钾(KIO3),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答案】D
【解析】
A、由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碘元素的部分信息可知,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原子序数等于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故不符合题意;
B、由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碘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且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为53个电子,故不符合题意;
C、碘是“石”字旁的,属于非金属元素,最外层有7个电子,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故不符合题意;
D、碘盐中含有碘酸钾(KIO3),KIO3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为零原则,碘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故符合题意。
【题目】小华同学在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氯酸钾混合加热,成功的制取并收集了几瓶气体。
(1)实验过程中,意外发现制得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Ⅰ.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只以单质形式存在;
Ⅱ.氯气(Cl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且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Ⅲ.少量高锰酸钾固体溶于水成红色。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该气体为氧气;猜想二:该气体为_____;猜想三:该气体为氯气和氧气。
(实验探究)
序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 | 小华用排水集气法收集A、B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A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B中 | A中带火星木条复燃,B中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 | 猜想_____成立 |
(2) | 小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D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C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D中 | C中带火星木条复燃,D中淀粉碘化钾试纸_____。 | 猜想三成立 |
(反思与评价)
老师认为小明结论正确,而小华的不正确,原因是_____。
(拓展应用)
Ⅰ.若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的少量固体,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滤液成红色,该现象说明该反应还生成了_____。
Ⅱ.通过实验证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到一定温度,其中二氧化锰不仅能作为催化剂使氯酸钾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同时二氧化锰也能直接与氯酸钾反应,生成一种固体和两种气体,请根据以上分析,写出后一个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_____。
(知识迁移)
小明在实验时,联想到了渔民用过氧化钙(CaO2)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提出猜想。
(猜想)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可制取氧气。
实验装置 | 实验主要现象 |
试管中加入过氧化钙和水后,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在导管口几乎收集不到气体。 |
实验结论:过氧化钙与水反应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反思)小林希望对此实验进行改进,使该反应加快,请你帮他提出合理化建议_____。
该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购得用于增氧的过氧化钙产品(杂质不含钙元素),标签如图所示。试计算:
(1)过氧化钙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2)该过氧化钙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