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欲配制80g质量分数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
(1)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称量时,氢氧化钠固体应放在__________(填“滤纸”或“烧杯”)中。
(3)下列说法或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配制该溶液时所需的玻璃仪器中不包括玻璃棒
B用量程为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
C将称量好的固体倒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4)在量取水的体积时,若采用仰视的方法读数,则所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5)某同学用蒸馏水润湿了的pH试纸来测定配制好的溶液的pH值时,他测得的结果会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6)该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出还可以用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具体操作如下图:
在烧杯中加入10mL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此时溶液呈__________色。接着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后发现溶液为无色,此时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两者恰好中和的结论。以下操作及实验现象能证明加入的盐酸为过量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加入少量铁粉,无明显现象
B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搅拌后溶液变蓝
C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气泡
【答案】9.6 烧杯 B 偏小 偏小 红 不能 C
【解析】
(1)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8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氢氧化钠的质量=80g×12%=9.6g;
(2)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称量时,氢氧化钠固体应放在烧杯中。
(3)A、配制该溶液时所需的玻璃仪器中包括玻璃棒,需要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故选项错误;
B、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蒸馏水的质量=80g-9.6g=70.4g;水的密度为1g/cm3,则根据V== =70.4cm3=70.4mL。用量程为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故选项正确;
C、溶解应在烧杯中,量筒只能量取液体,故选项错误。故选B。
(4)在量取水的体积时,若采用仰视的方法读数,则所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偏小,因为量取的水多了。
(5)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否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氢氧化钠溶液的碱性减弱,测定结果偏小。
(6)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接着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后发现溶液为无色,此时不能得出两者恰好中和的结论,因为恰好反应,或稀盐酸过量,都会使溶液变为无色。
A、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加入少量铁粉,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没有稀盐酸,不符合题意;
B、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搅拌后溶液变蓝,说明溶液显碱性,说明溶液中没有稀盐酸,不符合题意;
C、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气泡,说明溶液中有稀盐酸,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符合题意。故选C。
【题目】我国青海湖采集的天然碱样品可表示为aNa2CO3·bNaHCO3·cH2O(a、b、c为最简整数比)。小红同学为测定其组成,称取该天然碱样品16.6g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1.碳酸钠比较稳定,加热不分解;
2. 2NaHCO3 Na2CO3 +CO2 ↑+H2O
3.图中B处为两个单向阀:推注射器时A1关闭,A2处打开;拉注射器时,
A1打开进空气,A2关闭。
(一)实验步骤
(1)实验时,组装好装置,实验前应先 ,后续实验步骤是:
① 反复推拉注射器
② 称量E、F的质量
③ 关闭弹簧夹,加热D处试管直到反应不再进行
④ 打开弹簧夹,再次反复缓缓推拉注射器
⑤ 再次称量E、F的质量。
(二)问题探究:
(2) E中的药品为 ,E的作用是 。实验过程中,C的作用是 , F的作用是 。写出 F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3)实验步骤②与③能否颠倒 (填“能”或“不能”)。若不进行步④的操作,则所测得的碳酸氢钠质量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该操作中推注射器时缓缓的目的是 ;若没有G装置,则碳酸氢钠的质量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下表是实验记录数据:
反应前 | 反应后 |
E的质量为100.0g | E的质量为102.25g |
F的质量为50.0g | F的质量为51.1g |
则: ① 碳酸氢钠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② 碳酸氢钠的质量为 g
③ 该天然碱的化学式中a:b: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