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化工生产中的废弃物再利用,可以有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下图是某化工厂利用废硫酸制备K2SO4的工艺流程图:
(1)生产上将CaCO3研成粉末的目的是______;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反应②充分反应后物质分离的方法是______;
(4)上述流程中,M溶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填写化学式);
(5)分析下表所示数据,则反应③在常温下可实现的原因是______;
物质 | KCl | K2SO4 | NH4Cl | (NH4)2SO4 |
溶解度/g(20℃) | 34.2 | 11.1 | 37.2 | 75.4 |
(6)洗涤反应③所得晶体最适宜的试剂是______(填序号);
AH2O B饱和K2SO4溶液 C 不饱和K2SO4溶液 D三者均可
(7)检验K2SO4晶体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取50t质量分数为9.8%废硫酸用于该工艺制备K2SO4,理论可得到K2SO4质量为____t。
【答案】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其充分反应 H2SO4+CaCO3=CaSO4+H2O+CO2↑ 过滤 (NH4)2SO4 常温下K2SO4的溶解度小 B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先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振荡、静置,再向上层清液中滴加AgNO3溶液,如果没有白色沉淀,说明洗涤干净。 8.7
【解析】
(1)将CaCO3 研成粉末,可以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其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使其充分反应;
(2)碳酸钙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H2SO4+CaCO3=CaSO4+H2O+CO2↑;
(3)反应②充分反应后得到难溶性物质和溶液,将难溶性物质与可溶性物质分离的方法是过滤;
(4)硫酸钙与氨气、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硫酸铵,M溶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NH4)2SO4;
(5)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Ⅲ中虽没有不溶物,但常温下K2SO4 的溶解度小,在生成物中会以沉淀的形式出现,所以反应可以进行;
(6)在洗涤K2SO4晶体时,为了可防止K2SO4 晶体溶解、不引入其他的物质,应用饱和K2SO4溶液,故选B;
(7)检验K2SO4晶体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先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振荡、静置,再向上层清液中滴加AgNO3溶液,如果没有白色沉淀,说明洗涤干净;
(8)设理论可得到K2SO4质量为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列关系式:
x=8.7t。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小颖看到这段话后非常感兴趣,她和同学们一起对该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
[猜 想]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能量变化
[设计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探究]
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1)打开上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
(2)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
实验二: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
(1)小明猜想另一种物质是Na2CO3,小军认为不可能。为了证实小军的看法,请你设计一个证明Na2CO3不存在的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_________ | _________ | 生成物中没有 |
(2)小军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发现试管中的溶液变成红色,说明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呈________性。
[表达]小军根据实验探究的结果,写出了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