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1、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怒:愤怒
B、北冥有鱼,其为鲲——名:命名
C、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是:这只
D、三餐而反,腹果然——犹:如同
2、比较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②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③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④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A、①②句相同,③④句相同
B、①②句不同,③④句相同
C、①②句相同,③④句不同
D、①②句不同,③④句不同
3、下面对选文中的语言文字的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南冥者,天池也。”是一句典型的判断句。
B、“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是介宾短语后置句。
C、“鹏之徙于南冥也”的“之”可视为取独。
D、“适莽苍者,三餐而反”的“反”通“返”。
4、选出对文章表述不当的一项

A、《庄子》说理方式奇特,想像奇幻,极富浪漫主义的文学色彩,从上段文字中可见一斑。
B、鲲鹏这一形象的想像创造,既是作者说理的依托,又为读者再造想像创设了广阔的空间。
C、文章以蜩与学鸠之嘲笑大鹏作为反衬,形象而含蓄地说明下文“小知不及大知”的道理。
D、《庄子》富于文学性,“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就是比喻论理的佐证。
 0  93230  93238  93244  93248  93254  93256  93260  93266  93268  93274  93280  93284  93286  93290  93296  93298  93304  93308  93310  93314  93316  93320  93322  93324  93325  93326  93328  93329  93330  93332  93334  93338  93340  93344  93346  93350  93356  93358  93364  93368  93370  93374  93380  93386  93388  93394  93398  93400  93406  93410  93416  93424  9715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