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其它: (1)《传染病防治法》单行本; (2)《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单行本。
二、第一课时:
在感冒流行的季节里,有的人始终很健康地工作。学习和生活,而有的人却未能幸免。大家是否还记得打预防针的经历,这些都与人体的免疫有关系。什么是免疫?它的作用是什么?
要了解这些,首先从人体的三道防线讲起。
请看投影片。
2、有人认为:“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进行的商品交换,因此只有货币才能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你如何评价这一观点。
(四)练习:《伴你行》
1、人们用1000公斤大米换1两黄金,这种交换如果用等式来表示,就是:
1000公斤大米=1两黄金。
试问:这种买卖是否是商品流通?为什么?
2、下列关于商品的价值、交换价值、价格三者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BD )
A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格是交换价值的一种特殊形式
B交换价值、价格以价值为基础,交换价值和价格的大小决定于价值
C价值是交换价值、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交换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D交换价值、价格都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三)简答题:
1、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AD )
A流通手段 B支付手段 C商品流通 D价值尺度 E世界货币
2、 商品――货币――商品”这个公式说明( C )
①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②买和卖两种行为在同一空间和时间进行
③货币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 ④货币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①②④
(二)不定项选择题
1、商店中,一台21英寸彩电标价人民币2000元,这2000元( B )
①行使着价值尺度的职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②行使着流通手段的职能,是现实的货币
③是一台彩电的价格,是一台彩电价值的货币表现
④是一台彩电的交换价值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课堂小结。
涵泳全诗,诗人郑愁予为我们送来了一位温柔可亲,却又勇敢乐观的爱的使者,我们也和那些孩子们一起,沉浸在“雨”的滋润里,意犹未尽。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作诗的知己吧!让无数珍贵的生命的花朵,带着灵魂的闪光、思想的色彩、感情的汁液,融人我们的生命,使我们的精神世界永不成为沙漠和荒原吧!”(邵燕祥语).
四、意境拓展
听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朗诵,比较两首诗在选用意象、语言风格方面的异同。
3.欣赏品味。
(1)细腻精巧的运笔
“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赏析:“爱心”点明“雨”之所指,而“丝缕”则形象描绘出爱之细之柔,“天地”包括田园、牧场、山峰、白云等,极言爱之广之浓,无私、博大,使人读后如沐春雨。把这样一个丰富深刻的内涵寓于形象贴切的比喻之中,境界全出。
“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赏析:捕捉孩童吃苹果这一细节,撷取内涵丰富的那份“甜”,化为“祝福的心意”,虽卒章显志,却不露声色,体现了中国传统诗歌的含蓄美,又不乏新诗自由的风格。
(2)拟人化的艺术手法
诗人赋予“雨”人的思维和行为,她时而“温声细语”,时而欢呼雀跃,一会“探访”大地,一会“亲近”孩子,田圃、牧场、山峰、云端,到处都有她的身影,既亲切又生动,这浑身散发的灵气和展现的真情,怎不让人与之产生强烈的共鸣?
2.具体研习。
(1)播放范读录音带(并配音乐),请学生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意象词语,并通过联想、想像把这些意象所在的诗节描绘成一幅图画。
意象词语如:雨、田圃、牧场、鱼塘、小溪、雷电、风、门窗、帘子、蓑衣、斗笠、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旗子、你们等。
画面描绘(如第五节):在淅淅沥沥的春雨里,田圃肥沃的泥土上孩子们嬉戏的脚印清晰可见,牧场上的新苗正在抽发,池塘里的鱼儿活蹦乱跳,还有唱着歌谣的溪水……
(2)自由吟咏,请学生结合自己想像的画面,给“雨”前边加上恰当的修辞成分,并思考诗人寄予“雨”怎样的内涵。
明确:大地企盼的春雨;亲切温柔充满爱心的春雨;与孩子一起嬉戏的春雨;勇敢地笑着的春雨……
雨,滋润大地,播种希望,她给自然界带来生机和活力,她是生命的源泉。全诗抓住“雨”这些特点,赞颂人间永恒的爱,于是“雨”成了春的脚步,爱的使者,她给孩子们带来笑声,给世界带来希望。
(3)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本诗主旨的一些诗句,反复吟咏,细细品味。
明确:如“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4)齐读第七、八节,品味其中的“笑”。
明确:第七节中,诗人借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这些自然界的精灵,抓住它们生动的一刹那,抒发自己对勇敢、乐观、自信的赞美。第八节,用两句气势高昂的对仗句“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希望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将感情推向高潮。有了爱,才会有勇敢的笑,只有勇敢地笑,才有希望,“笑”体现了诗人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