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17分)答:
具体措施
创业富民
就业
富民
社保富民
理由
实施500万农村劳动力大转移和百万农民培训工程
完善随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相应提高城乡“低保”标准的机制
六、综合探究题:本题19分。
得分
评卷人
37、(10分)答:
五、论述题:本题17分。要求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说明。
36、(10分)答:
35、(9分)答:
34、(9分)答:
39.目前,全国焚烧农作物秸秆火点数目总体呈上升趋势,秸秆焚烧造成烟雾弥漫,影响空气质量、居民生活等。某中学5名同学针对上述现象,选择“秸秆处理和利用的现状及对策”这一课题展开探究性学习。
同学们发现,全国每年产生秸秆约7亿吨,尚有1/3以上的秸秆未很好利用。各地秸秆综合利用开展的情况也不平衡,有些省秸秆综合利用率不到20%。
同学们了解到,农民焚烧秸秆的主要原因有:其一,过去秸秆多用作牲畜饲料,并用来烧火做饭。而现在,人们更多的改用电和煤气做饭。其二,秸秆还田季节不配套。作物收获后马上要投入秋耕秋种,人工还田费工费时,并与耕作播种形成矛盾。其三,一些市、县在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和配套措施的资金投入上缺乏必要的支持,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优势尚未得到有效发挥。其四,部分农民认识不到焚烧秸秆的危害,缺乏环保和法律意识。
同学们还了解到,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加快发展循环农业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出要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重点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
假如你现在加入该探究小组,请继续探究下列问题:
(1)请你针对上述情况,从政治常识角度,就如何综合利用秸秆向政府提几条合理化建议。(6分)
(2)受“桑基鱼塘”生态农业布局的启发,小组成员为农民设计了几套秸秆循环利用方案。请你也为他们设计一种秸秆循环利用方案,并说明方案体现的哲学原理。(7分)
(3)简要说明本课题研究的经济价值。(6分)
(以上也可设计成6页,不要设计成单页)
无锡市2006年秋学期高中期末考试试卷
高三政治答题卷
题 号
一
二
34
35
36
37
38
39
总 分
核分人
得 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75分)答题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第Ⅱ卷(75分)
材料二: 2003年,江苏开始提出富民优先的方针,并把“富民优先”作为江苏科学发展的鲜明导向。近年来,江苏省实施“富民优先”取得了明显成效:2005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319元,增长17.5%,增幅跃居全国各省区市之首;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276元,增长11%;全省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33:1,是全国最小的省市之一。
(1)“富民优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怎样的执政理念?(4分)
(2)运用唯物论知识,结合材料,分析江苏是如何解决人民群众富裕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尽相称的这个难题的。(8分)
(3)创业富民、就业富民、社保富民是江苏实践与实现“富民优先”的三大举措。请判断下列表格中的具体措施是侧重于哪个方面的举措,在相应的栏目中划勾(每项措施只能划一个“√”),并运用经济常识说明理由。(6分)
就业富民
例:为留学归国人才创业提供启动资金、工作场所和住房
√
创业是财富之源,可增加群众的经营性、财产性收入
六、综合探究题:本题19分。要求紧扣题意,结合情境,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展开探究和说明。
38.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江苏GDP连续1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经济总量一直位居全国前列,但江苏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一直徘徊在全国第7和第5位。优先解决人民群众富裕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尽相称的这个难题,已成为江苏人民群众意愿强烈、党委政府责无旁贷的紧迫任务。
3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正视矛盾、化解矛盾、直线上升的过程。
五、论述题:本题18分。要求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说明。
36.背景:两岸经贸论坛于 2006 年 4 月 14 日至 15 日在京举办。在论坛闭幕式上宣读了本届论坛共同建议及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惠及台湾同胞的 15 项政策措施。
辨题: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