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1:清朝前期我国与俄国的东段边界
图2:清朝后期俄国对我国领土的侵占
(1)东北地区外兴安岭以南包括库页岛一带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请写出唐、元、明、清四个朝代管辖这里的机构。(4分)
(2)图1中中俄东段边界是在什么背景下确定的?如何规定的?(5分)
(3)图2中中俄东段边界是什么背景下变化的?有何变化?(5分)
(4)清朝前后期我国东北领土的不同变化说明了什么本质问题?(2分)
材料二 在繁花似锦的明代商业文化的背后,隐藏着不容忽视的虚假性……如往酒中掺水,甚至妄称卖的是陶渊明埋下的千年古酒,在鸡肚中塞沙,在猪肉、鸡肉中注水,伪造古董或家谱,胡要价格等等,伪字随处可见。这股歪风,在经济发达、商业文化最耀眼的苏州、杭州,反而有“大风吹倒梧桐树”之势。人们形容杭州的不少商品弄虚作假是“杭州风,一把葱,花簇簇,里头空。” ――摘自《明清史散论》
材料三 明清晋商把商与士农工同等看待,同样敬重。……许多山西商人原本贫寒,他们硬是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白手起家而成大业。著名的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山西杀虎口是晋商赴包头必经之地,但此处盗贼猖獗,有民谣称:“杀虎口、杀虎口,没有钱财难过口,不是丢钱财,就是刀砍头,过了虎口心还抖。”尽管如此,晋商却未因此退缩,而是越去越多,形成“走西口”大潮。……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清代祁县富商乔致庸把经商之道排列为:第一是守信,第二是讲义,第三才是取利。
明清晋商在500多年的经商实践中,有着许多成功的经营道德和经营风范。这对现代商业的文化建设乃至实业界的道德建设,无疑有着历史性的启示。
――摘自《明清晋商的经营文化》
材料四 现在苏州有一个规模不小的“中国戏曲博物馆”,……但整个博物馆的原址却是“三晋会馆”,即(明清时)山西人到苏州来做生意时的一个聚会场所。说起来苏州也算富庶繁华的了,没想到山西人轻轻松松来盖了一个会馆就把风光占尽。
――摘自余秋雨《抱愧山西》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明清时期苏州城怎样的景象?(2分)
(2)材料二反映了明朝时苏、杭一带的商品经济存在什么问题?(2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晋商生意兴隆发达的原因有哪些?(4分)
(4)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以上两种商业经营现象的认识。(4分)
30.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最终未能繁盛的根本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两面性决定的 B.中国封建势力强大
C.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阻碍 D.受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制约
29.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相同点是
A.都是私人投资举办 B.都采用西方先进技术
C.经营管理上封建性极浓 D.都为适应军事工业需要而举办
28.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条件是
①外商企业的刺激②西方工业革命的推动③洋务运动的诱导④封建政府的大力扶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7.近代中国从学习西方的“器物”演进到学习西方的制度,出现这种演变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B.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西学东渐”局面开始形成
中国资本主义工业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回答28―30题。
26.孙中山1916年在浙江海宁参观钱江潮,题词“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此处的“世界潮流”主要指
A.君主立宪 B. 君主专制 C.世界各民族平等 D. 民主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