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根据文中所给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数学观”是一种在生活和科学研究中以科学实用方便为原则的数学观念。

B.从文化史观点看,改变数制基底由于不符合人们用十指计数的习惯而不被大多数人

接受。

C.人类如果没有了双手,就不会采用十进制作为数制基底,也就失去了计数的能力。

 D.现代数学观对传统的十进制持反对态度,主张采用最先进的七、十一或十二进制。

 

(十二)

建筑的情态(节选)

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在于其形象化,以形感人。这种形象,却多与建筑有关。“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这些建筑形象,都诗化了,情态化了,所以,都是那么感人。反过来说,由于文学的积淀,中国古代建筑的形象也变得含情脉脉。当我们看到建筑中的回廊、栏杆、台阶、屋檐、门窗等等,会触景生情,这些形象本身就是诗一般的语言。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中国古代建筑不仅美在建筑形象,更美在其空间。它多形成内向性庭院式空间,情态也在其中。早在东汉,就有《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这是一处很有情思的庭院空间。诗中一对恋人依依惜别,赠枝叶留恋,读来感人。这一情结,以美丽的庭院做背景;但反过来说,这个庭院由于有了如此美的生活而积淀起更多的情态符号。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庭院春夜,形态朦胧,动人之至。“半人家”,有一半被月光所照,一半在阴影里,生动无比。在静谧中使人感受到有一股春的暖流弥散在空气中:虫声在夜静人闲之中,更表现出春的气息。若身历其境,仰望夜空,星斗横斜,会令人憧憬,感到时光在流逝.一切都留在这美好的庭院空间中了。

苏州拙政园里有个小园――“海棠春坞”,院子三面围廊,一面是粉墙。靠粉墙处一个花台,上面植数竿修篁.一丛海棠,每当海棠花盛开,给小院增添许多美感。苏轼有诗《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诗与小院,似乎互为比兴,增色不少。相传这个小院就是依照《海棠》诗意而作的。三面环廊,意象出诗中的“月转廊”,表示夜已深。可以说,没有诗情画意之素养,就不会游园,也不懂造园。

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神话中的神灵的活动与凡人同在一个地理平台上水平展开,人和神难以分清。

而西方的神话,例如古希腊、罗马的神话,具有的是一个纵向垂直的等级结构,神

灵们各自掌管着人间的一个部门,但又并不与人生活在一起。

B.小燕子赵薇、老天王刘德华、小天王周杰伦、大小熊猫、大头娃娃等只是因为受到人们的喜爱而走进门神队伍的。

C.传说中的“蓬莱”“瀛洲”“方丈”三座并不存在的仙山就属于一个地理平台上水

平展开这一思路所创造的神仙世界。

D.从神荼、郁垒到大小熊猫、大头娃娃,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

门神所具有的神秘力量并没有减少。

 

(十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

柯耳

人类在进化的蒙昧时期有一种感知层次上的数觉才能:在一个小的集合里边,增加或者减少一个东西,尽管他未曾直接知道增减,也能够辨认到其中有所变化。据动物学家观测,有几种昆虫和鸟也有这种“数觉”。但实验表明,不管是动物还是人,数觉能力都是非常有限的。

那么是什么使我们赢得了用数来表达我们的宇宙的惊人成就呢?丹齐克认为,经历了一连串漫长的特殊的环境,人类在极为有限的数觉之外,学会了另一种技巧来给他帮助,这技巧就是计数。正是计数,才使具体的不同质的表达多寡的概念结合为统一的抽象的数的概念。前者是原始人的特点,后者则是数学发展的前提。

用什么来计数呢?依据语言学家的研究,数学语言的结构,几乎是普遍一致的。无论什么地方,人的十根手指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我们的十根手指毫无疑义地影响了我们数制基底的“选择”。除了十进制外,还有其他两种相当的基底,它们的特征相当地表明了我们计数方法的拟人化性质,这就是五进制和二十进制。五进制起源于惯用一只手计数的民族,二十进制则起源于计数时手指脚趾并用的原始部族。

然而,从现代数学的观点来看,十进制无论如何都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如果让一群专家来选择基底的话。实用家可能坚持要用有最多因数的数,如十二,大博物学家毕封就曾经提议举世公用十二进制。数学家则坚持要用质数,例如七或十一之类作基底,如数学家拉格朗日宣利:用质数作基底有绝大好处!可是,从文化史的观点来看,改变数制的基底,即便可行,也是极不受欢迎的。计数这一人类精神生活的最重要方面之一,是起源于人类自身。设想要是人类没有屈伸自如的手指,而只有两只“不分关节”的秃拳,那么我们采用什么进制呢?

 0  1618  1626  1632  1636  1642  1644  1648  1654  1656  1662  1668  1672  1674  1678  1684  1686  1692  1696  1698  1702  1704  1708  1710  1712  1713  1714  1716  1717  1718  1720  1722  1726  1728  1732  1734  1738  1744  1746  1752  1756  1758  1762  1768  1774  1776  1782  1786  1788  1794  1798  1804  1812  4470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