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C.加热液体 D.氢氧化钠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915141[举报]
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为证明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某小组进行了如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根据如图实验,甲同学认为:NaOH与稀盐酸发生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不科学,理由是
(2)为探究影响中和反应放出热量多少的因素,他们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在编号为A、B、C、D、E的五只烧杯中各装入36.5g 溶质质量分数为5%、10%、15%、20%、25%的盐酸,再向上述五只烧杯中分别加入40g20% 的氢氧化钠溶液,最后测量其温度,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结论】影响中和反应放出热量多少的因素是
【交流反思】反应后,烧杯内溶液pH最小的是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NaOH+HCl═NaCl+H2O
NaOH+HCl═NaCl+H2O
(2分).(1)为证明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某小组进行了如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根据如图实验,甲同学认为:NaOH与稀盐酸发生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不科学,理由是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也会放出大量的热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也会放出大量的热
.(2)为探究影响中和反应放出热量多少的因素,他们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在编号为A、B、C、D、E的五只烧杯中各装入36.5g 溶质质量分数为5%、10%、15%、20%、25%的盐酸,再向上述五只烧杯中分别加入40g20% 的氢氧化钠溶液,最后测量其温度,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结论】影响中和反应放出热量多少的因素是
反应物的浓度
反应物的浓度
.【交流反思】反应后,烧杯内溶液pH最小的是
E
E
(2分,填烧杯编号).27、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为证明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某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根据下图实验,甲同学认为:NaOH与稀盐酸发生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不科学,理由是
(2)为探究影响中和反应放出热量多少的因素,他们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在编号为A,、B,C,D,E的五只烧杯中各装入36.5g 溶质质量分数为5%、10%、15%、20%、25%的盐酸,再向上述五只烧杯中分别加入40g20% 的氢氧化钠溶液,最后测量其温度,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结论:影响中和反应放出热量多少的因素
交流反思:反应后,烧杯内溶液pH最小的是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NaOH+HCl═NaCl+H2O
,(1)为证明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某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根据下图实验,甲同学认为:NaOH与稀盐酸发生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不科学,理由是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也会放出大量的热
;丙同学认为:通过多个实验才能得出一个普遍的结论.请你再举出一个酸碱中和反应的实例,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Ca(OH)2+2HNO3═Ca(NO3)2+2H2O
.(2)为探究影响中和反应放出热量多少的因素,他们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在编号为A,、B,C,D,E的五只烧杯中各装入36.5g 溶质质量分数为5%、10%、15%、20%、25%的盐酸,再向上述五只烧杯中分别加入40g20% 的氢氧化钠溶液,最后测量其温度,数据记录如下:
烧杯编号 | A | B | C | D | E |
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 5% | 10% | 15% | 20% | 25% |
反应后溶液温度(℃) | 24℃ | 34℃ | 46℃ | 54℃ | 54℃ |
盐酸的浓度越大,放出的热量越多
.交流反思:反应后,烧杯内溶液pH最小的是
E
(填烧杯编号).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黄色固体.某次科技活动中,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包有Na2O2固体的棉花放入如图1烧杯中,缓慢倒入CO2后发现处于下位的蜡烛先熄灭,上位的后熄灭,同时也惊奇的发现棉花燃烧起来.
Ⅰ.实验过程
“下位的蜡烛先熄灭,上位的后熄灭”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Ⅱ.棉花为什么会燃烧呢?小组同学联想起物质燃烧的相关知识,推理出棉花要燃烧,除了满足“棉花是可燃物”这一条件还需满足的条件是
提出问题:在实验中是如何给棉花燃烧提供上述条件的呢?
查阅资料:(1)在常温下Na2O2和CO2能发生化学反应.
(2)Na2O2和H2O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O2
设计实验:经过讨论后,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
(1)按上图装配好装置,并检查其气密性;
(2)将相关的试剂加入对应的仪器中;
(3)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把稀盐酸注入锥形瓶内,并固定活塞位置;
(4)一段时间后,在a处放置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1)干燥管中没有出现蓝色;
(2)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
(3)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分析:
(1)D装置的烧杯内变浑浊的原因是
(2)B装置的作用是
实验结论:
(1)“小木条复燃”说明了Na2O2和CO2反应产生了
(2)“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Na2O2和CO2反应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Ⅰ.实验过程
“下位的蜡烛先熄灭,上位的后熄灭”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密度比空气大,不可燃烧且不支持燃烧
密度比空气大,不可燃烧且不支持燃烧
的性质.Ⅱ.棉花为什么会燃烧呢?小组同学联想起物质燃烧的相关知识,推理出棉花要燃烧,除了满足“棉花是可燃物”这一条件还需满足的条件是
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提出问题:在实验中是如何给棉花燃烧提供上述条件的呢?
查阅资料:(1)在常温下Na2O2和CO2能发生化学反应.
(2)Na2O2和H2O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O2
设计实验:经过讨论后,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
(1)按上图装配好装置,并检查其气密性;
(2)将相关的试剂加入对应的仪器中;
(3)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把稀盐酸注入锥形瓶内,并固定活塞位置;
(4)一段时间后,在a处放置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1)干燥管中没有出现蓝色;
(2)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
(3)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分析:
(1)D装置的烧杯内变浑浊的原因是
Na2O2与CO2反应放出热量,使氢氧化钙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氢氧化钙固体
Na2O2与CO2反应放出热量,使氢氧化钙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氢氧化钙固体
;(2)B装置的作用是
除去CO2中混有的水蒸气(或干燥气体)
除去CO2中混有的水蒸气(或干燥气体)
;C装置的作用是检验水蒸气是否除尽
检验水蒸气是否除尽
.实验结论:
(1)“小木条复燃”说明了Na2O2和CO2反应产生了
氧气(O2)
氧气(O2)
;(2)“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Na2O2和CO2反应
放出热量
放出热量
,使棉花满足另一燃烧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