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势能.规定两分子相距无穷远时分子势能为零.并已知两分子相距r0时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大小相等.设分子a 和分子b从相距无穷远处分别以一定的初速度在同一直线上相向运动.直到它们之间的距离达到最小.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a和b之间的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B. a和b的总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C. 两分子相距r0时. a和b的加速度均不为零 D. 两分子相距r0时. a和b之间的势能大于零 答案:B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4461140[举报]
“神舟七号”飞船于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从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于北京时间26日凌晨4时零5分“神舟七号”飞船成功变轨:由近地高度约200公里、远地高度约347公里的椭圆轨道进入高度约343公里的圆形轨道.飞船在完成了各项太空飞行任务后于北京时间28日17时成功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落场,标志着“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下面关于“神舟七号”飞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神舟七号”发射时间定于9月25日晚上21时10分,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保证飞船一入轨就正好对着太阳,这对飞船太阳能帆板的打开并正常运行是很有利的 | B、“神舟七号”的主要任务是释放一颗伴飞小卫星 | C、飞船变轨前后的机械能是守恒的 | D、飞船在圆形轨道上运行时,宇航员在24小时内约能看到10次日出 |
(2013?浦东新区一模)我国神舟七号宇宙飞船搭载的伴飞小卫星于北京时间2008年9月27日19时24分成功释放,以缓慢速度逐渐离开飞船,这是我国首次在航天器上开展微小卫星伴随飞行试验.小卫星与飞船断开连接后,如果相对速度为零,且不启动动力装置,小卫星将( )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2008?日照模拟)北京时间2008年9月27日16时34分,“神舟七号”飞船在发射升空43个小时后,接到开舱指令,中国航天员开始了中国人第一次舱外活动.中国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共进行了t=1175s,期间,翟志刚与飞船一起飞过了s=9165km,这意味着,翟志刚成为中国“飞得最高、走得最快”的人.假设“神舟七号”的轨道为圆周,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试推导飞船离地面高度的表达式(用题中给出的量t、s、g、R表示)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许,“神舟七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点火后583秒时,飞船与火箭在高度约200公里处成功分离.它首先进入椭圆轨道I,绕行5圈后,在椭圆轨道的远地点Q处变轨,进入圆轨道II运行,并于3天后在我国内蒙古中部草原安全着陆,其部分运行轨迹如图.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神舟七号”的质量为m,椭圆轨道的近地点P离地面高为hl,“神舟七号”到达近地点P时的速率为V1,远地点Q离地面高为h2,变轨前“神舟七号”运行到椭圆轨道的远地点Q时的速率为V2,则运行到椭圆轨道的近地点P时的加速度为
mV22-
mV12
mV22-
mV12,从椭圆轨道的远地点Q开始变轨,到在圆轨道II上运行的过程中,发动机需提供的能量为
-
mV22
-
mV22.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
)2g
R |
R+h1 |
(
)2g
,从椭圆轨道的近地点P运行到远地点Q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做的功为R |
R+h1 |
1 |
2 |
1 |
2 |
1 |
2 |
1 |
2 |
mgR2 |
2(R+h2) |
1 |
2 |
mgR2 |
2(R+h2) |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