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C.镀锌铁片 静置5min.刻痕处显红色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286622[举报]
按下列过程,最终目的能实现的是( )
A.Fe FeCl2溶液
FeCl3溶液
FeCl3晶体
B.CuCuO
CuSO4溶液
胆矾
C.镀锌铁片静置几分钟刻痕处呈红色
D.AlAlCl3溶液
AlCl3
Al
Ⅰ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中,正确的做法是
A.滴定用的锥形瓶和滴定管都要用所盛溶液润洗
B.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溶解、过滤、蒸发都用到了玻璃棒
C.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会使配制的浓度偏高
D.配制FeCl3溶液时,将FeCl3固体溶于较浓盐酸中,然后再用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E.在铁粉存在下用溴水和苯反应制取溴苯时,无需加热
F.取1mL 20%蔗糖溶液,加入适量稀硫酸,水浴加热约5min后,再加入少量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可检验蔗糖是否发生了水解
G.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一般有放热或吸热现象,若热效应不明显,溶解的操作可以在量筒中进行
Ⅱ在中学化学实验中,通常用无水硫酸铜来检验少量水的存在,然而,无水硫酸铜的吸湿性很强,需要时须现制现用.
方法Ⅰ:取2药匙细小的硫酸铜晶体置于
方法Ⅱ:取2药匙研碎的硫酸铜晶体于小烧杯中,加入20mL浓硫酸(质量分数不低于98%),并用玻璃棒搅拌,静置5min后倾去浓硫酸,用无水乙醇洗涤数次,倒在滤纸上晾干.
【交流与讨论】
(1)方法Ⅰ中,加热温度稍高时会出现变黑现象,原因是
(2)方法Ⅱ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3)用制得的无水硫酸铜检验某双氧水中是否含水时,除了发现固体变蓝外,还发现该双氧水中有气泡产生,对此你有何猜想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BCD
BCD
A.滴定用的锥形瓶和滴定管都要用所盛溶液润洗
B.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溶解、过滤、蒸发都用到了玻璃棒
C.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会使配制的浓度偏高
D.配制FeCl3溶液时,将FeCl3固体溶于较浓盐酸中,然后再用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E.在铁粉存在下用溴水和苯反应制取溴苯时,无需加热
F.取1mL 20%蔗糖溶液,加入适量稀硫酸,水浴加热约5min后,再加入少量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可检验蔗糖是否发生了水解
G.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一般有放热或吸热现象,若热效应不明显,溶解的操作可以在量筒中进行
Ⅱ在中学化学实验中,通常用无水硫酸铜来检验少量水的存在,然而,无水硫酸铜的吸湿性很强,需要时须现制现用.
方法Ⅰ:取2药匙细小的硫酸铜晶体置于
研钵
研钵
中研碎后放入坩埚,将坩埚放在泥三角上用小火慢慢加热并用玻璃棒不停搅拌,最后将坩埚移入干燥器
干燥器
中进行冷却.方法Ⅱ:取2药匙研碎的硫酸铜晶体于小烧杯中,加入20mL浓硫酸(质量分数不低于98%),并用玻璃棒搅拌,静置5min后倾去浓硫酸,用无水乙醇洗涤数次,倒在滤纸上晾干.
【交流与讨论】
(1)方法Ⅰ中,加热温度稍高时会出现变黑现象,原因是
CuSO4?5H2O
CuO+SO3+5H2O或CuSO4?5H2O
CuO+H2SO4+4H2O也可
| ||
| ||
CuSO4?5H2O
CuO+SO3+5H2O或CuSO4?5H2O
CuO+H2SO4+4H2O也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
| ||
(2)方法Ⅱ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吸水剂
吸水剂
;为了不浪费药品,对无水乙醇洗涤液进行再生的方法是加CaO后蒸馏
加CaO后蒸馏
,所用的主要玻璃仪器有烧瓶、接液管、锥形瓶、酒精灯、冷凝管
冷凝管
等.(3)用制得的无水硫酸铜检验某双氧水中是否含水时,除了发现固体变蓝外,还发现该双氧水中有气泡产生,对此你有何猜想
铜离子对双氧水分解有催化作用
铜离子对双氧水分解有催化作用
.![精英家教网](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09/4/7a8356e0.png)
(1)某研究小组拟用如图装置测定一定质量的样品中过氧化镁的含量.
①实验前需进行的操作是
②用恒压分液漏斗的优点有:使分液漏斗中的溶液顺利滴下;
③实验终了时,待恢复至室温,先
(2)实验室还可通过下列两种方案测定样品中过氧化镁的含量:
方案Ⅰ:取a g样品,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再加入 NaOH溶液至Mg2+沉淀完全,过滤、洗涤后,将滤渣充分灼烧,最终得到b g固体.
方案Ⅱ:称取0.1g样品置于碘量瓶中,加入15mL0.6mol/LKI溶液和足量盐酸,摇匀后在暗处静置5min,然后用0.1mol/L Na2S2O3溶液滴定,滴定到终点时共消耗VmL Na2S2O3溶液.(已知:I2+2Na2S2O3=Na2S4O6+2NaI)
①已知常温下Ksp[Mg(OH)2]=1×10-11.为使方案I中Mg2+完全沉淀[即溶液中c(Mg2+)≤1×10-5mol/L],溶液的pH至少应调至
②方案Ⅱ中滴定前需加入少量
实验室常利用甲醛法测定(NH4)2SO4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其反应原理为:4NH4++6HCHO═3H++6H2O+(CH2)6N4H+[酸碱中和滴定时,1mol (CH2)6N4H+与 l mol H+相当],然后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酸.某兴趣小组用甲醛法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I 称取样品1.500g.
步骤 II 将样品溶解后,完全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定容,充分摇匀.
步骤 III 移取25.00mL样品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10mL 20%的中性甲醛溶液,摇匀、静置5min后,加入1~2滴酚酞试液,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按上述操作方法再重复2次.
请根据步骤 III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用的是50ml滴定管,如果液面处的读数是aml,则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 (填代号)
A.是a ml B.是(50-a)ml C.一定大于a ml D.一定大于(50-a)ml
(2)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水未倒尽,则滴定时用去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 ,滴定终点的判断依据为: .
(4)滴定结果如表所示:
若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1010mol?L-1,则该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 .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步骤I 称取样品1.500g.
步骤 II 将样品溶解后,完全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定容,充分摇匀.
步骤 III 移取25.00mL样品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10mL 20%的中性甲醛溶液,摇匀、静置5min后,加入1~2滴酚酞试液,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按上述操作方法再重复2次.
请根据步骤 III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用的是50ml滴定管,如果液面处的读数是aml,则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
A.是a ml B.是(50-a)ml C.一定大于a ml D.一定大于(50-a)ml
(2)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水未倒尽,则滴定时用去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
(3)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
(4)滴定结果如表所示:
滴定 次数] |
待测溶液的体积/mL | 标准溶液的体积/mL | |
滴定前刻度 | 滴定后刻度 | ||
1 | 25.00 | 1.02 | 21.03 |
2 | 25.00 | 2.00 | 21.99 |
3 | 25.00 | 0.20 | 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