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8.[物理选修3―5]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1087753[举报]
[物理--选修3-5]
(1)下列关于光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生光电效应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照射光强度无关
B.放射性物质发出的α、γ和β三种射线,是同一种原子核发生衰变时释放出的
C.所有核反应都会释放能量,
D.一群处于n=4能级的H原子发生跃迁辐射,最多可观测到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E.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2)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A、B两球,以轻质弹簧连接后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开始弹簧处于自然状态.一质量为
m的泥丸P以水平速度v0沿A、B连线向A运动,击中A并粘合在一起,求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下列关于光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DE
ADE
.A.发生光电效应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照射光强度无关
B.放射性物质发出的α、γ和β三种射线,是同一种原子核发生衰变时释放出的
C.所有核反应都会释放能量,
D.一群处于n=4能级的H原子发生跃迁辐射,最多可观测到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E.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2)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A、B两球,以轻质弹簧连接后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开始弹簧处于自然状态.一质量为
1 | 4 |
[物理─选修3-5]
(1)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在地震后,数秒内就将控制棒插入核反应堆芯,终止了铀的裂变链式反应.但海啸摧毁了机组的冷却系统,因裂变遗留的产物铯、钡等继续衰变不断释放能量,核燃料棒温度不断上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控制棒通过吸收中子来实现对核反应的控制
B.衰变释放的射线中,α射线的穿透力最强
C.铯、钡等衰变时释放能量,故会发生质量亏损
D.核裂变遗留物铯、钡等原子的质量可能比铀原子质量更大
(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均为M=2kg的甲、乙两辆小车,两车之间通过一感应开关相连(当滑块滑过感应开关时,两车自动分离).其中甲车上表面光滑,乙车上表面与滑块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一根通过细线拴着而被压缩的轻质弹簧固定在甲车的左端,质量为m=l kg的滑块P(可视为质点)与弹簧的右端接触但不相连,弹簧原长小于甲车长度,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现剪断细线,已知滑块P刚滑上乙车时,滑块相对地面的速度为V1=4m/s,且滑块P最终没有滑离乙车.
求①滑块滑上乙车时乙车的速度大小
②滑块P在乙车上滑行的距离.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在地震后,数秒内就将控制棒插入核反应堆芯,终止了铀的裂变链式反应.但海啸摧毁了机组的冷却系统,因裂变遗留的产物铯、钡等继续衰变不断释放能量,核燃料棒温度不断上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AC
A.控制棒通过吸收中子来实现对核反应的控制
B.衰变释放的射线中,α射线的穿透力最强
C.铯、钡等衰变时释放能量,故会发生质量亏损
D.核裂变遗留物铯、钡等原子的质量可能比铀原子质量更大
(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均为M=2kg的甲、乙两辆小车,两车之间通过一感应开关相连(当滑块滑过感应开关时,两车自动分离).其中甲车上表面光滑,乙车上表面与滑块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一根通过细线拴着而被压缩的轻质弹簧固定在甲车的左端,质量为m=l kg的滑块P(可视为质点)与弹簧的右端接触但不相连,弹簧原长小于甲车长度,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现剪断细线,已知滑块P刚滑上乙车时,滑块相对地面的速度为V1=4m/s,且滑块P最终没有滑离乙车.
求①滑块滑上乙车时乙车的速度大小
②滑块P在乙车上滑行的距离.
[物理--选修3-5]
(1)已知氢原子的能级规律为E1=-13.6eV、E2=-3.4eV、E3=-1.51eV、E4=-0.85eV.现用光子能量介于11~12.5eV范围内的光去照射一大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照射光中可能被基态氢原子吸收的光子只有1种
B.照射光中可能被基态氢原子吸收的光子有2种
C.激发后的氢原子发射的不同能量的光子最多有3种
D.激发后的氢原子发射的不同能量的光子最多有2种
(2)如图,小车质量为M=2.0kg,带有光滑的圆弧轨道AB和粗糙的水平轨道BC,一小物块(可视为质点)质量为m=0.5kg,与轨道BC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0,BC部分总长度为L=0.80m.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①若小车固定在水平面上,将小物块从AB轨道的D点静止释放,小物块恰好可运动到C点.试求D点与BC轨道的高度差;
②若将小车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小物块仍从AB轨道的D点静止释放,试求小物块滑到BC中点时的速度大小.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已知氢原子的能级规律为E1=-13.6eV、E2=-3.4eV、E3=-1.51eV、E4=-0.85eV.现用光子能量介于11~12.5eV范围内的光去照射一大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
AC
A.照射光中可能被基态氢原子吸收的光子只有1种
B.照射光中可能被基态氢原子吸收的光子有2种
C.激发后的氢原子发射的不同能量的光子最多有3种
D.激发后的氢原子发射的不同能量的光子最多有2种
(2)如图,小车质量为M=2.0kg,带有光滑的圆弧轨道AB和粗糙的水平轨道BC,一小物块(可视为质点)质量为m=0.5kg,与轨道BC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0,BC部分总长度为L=0.80m.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①若小车固定在水平面上,将小物块从AB轨道的D点静止释放,小物块恰好可运动到C点.试求D点与BC轨道的高度差;
②若将小车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小物块仍从AB轨道的D点静止释放,试求小物块滑到BC中点时的速度大小.
[物理--选修3-5]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卢瑟福通过实验发现了质子的核反应方程为24He+714N→817O+11H
B.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是:92235U→56141Ba+3692Kr+201n
C.质子、中子、α粒子的质量分别为m1、m2、m3,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释放的能量是(2m1+2m2-m3)c2
D.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b能级状态时发射波长为λ1的光子;原子从b能级状态跃迁到c能级状态时吸收波长为λ2的光子,已知λ1>λ2,那么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c能级状态时将要吸收波长为
的光子
(2)质量为M=2kg的木板若固定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0.04kg的子弹以速度v1=500m/s射入,射出时子弹速度v2=300m/s,如图所示,今将钉子拔掉,子弹穿出木块后的速度多大?(设前后两次子弹和木块的作用力相同)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B
A.卢瑟福通过实验发现了质子的核反应方程为24He+714N→817O+11H
B.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是:92235U→56141Ba+3692Kr+201n
C.质子、中子、α粒子的质量分别为m1、m2、m3,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释放的能量是(2m1+2m2-m3)c2
D.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b能级状态时发射波长为λ1的光子;原子从b能级状态跃迁到c能级状态时吸收波长为λ2的光子,已知λ1>λ2,那么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c能级状态时将要吸收波长为
λ1λ2 | λ1-λ2 |
(2)质量为M=2kg的木板若固定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0.04kg的子弹以速度v1=500m/s射入,射出时子弹速度v2=300m/s,如图所示,今将钉子拔掉,子弹穿出木块后的速度多大?(设前后两次子弹和木块的作用力相同)
[物理--选修3-5]
(1)C在β衰变中常伴有一种称为“中微子”的粒子放出.中微子的性质十分特别,因此在实验中很难探测.1953年,莱尼斯和柯文建造了一个由大水槽和探测器组成的实验系统,利用中微子与水中
H的核反应,间接地证实了中微子的存在.
a.中微子与水中的
H发生核反应,产生中子(
n)和正电子(
e),即中微子+
H→
n+
e可以判定,中微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分别是
(A)0和0 (B)0和1 (C)1和 0 (D)1和1
b.上述核反应产生的正电子与水中的电子相遇,可以转变为两个光子(r),即
e+
e→2r,已知正电子和电子的质量都为9.1×10-31㎏,反应中产生的每个光子的能量约为
(2)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两块并列放置的木块A与B,已知A的质量是500g,B的质量是300g,有一质量为80g的小铜块C(可视为质点)以25m/s的水平初速度开始在A的表面滑动.铜块最后停在B上,B与C一起以2.5m/s的速度共同前进.求:
①木块A最后的速度vA′;
②小铜块C离开A时,小铜块C的速度vC′.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C在β衰变中常伴有一种称为“中微子”的粒子放出.中微子的性质十分特别,因此在实验中很难探测.1953年,莱尼斯和柯文建造了一个由大水槽和探测器组成的实验系统,利用中微子与水中
1 1 |
a.中微子与水中的
1 1 |
0 1 |
0 +1 |
1 1 |
1 0 |
0 +1 |
A
A
.(填写选项前的字母)(A)0和0 (B)0和1 (C)1和 0 (D)1和1
b.上述核反应产生的正电子与水中的电子相遇,可以转变为两个光子(r),即
0 +1 |
0 -1 |
8.2×10-14
8.2×10-14
J.(2)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两块并列放置的木块A与B,已知A的质量是500g,B的质量是300g,有一质量为80g的小铜块C(可视为质点)以25m/s的水平初速度开始在A的表面滑动.铜块最后停在B上,B与C一起以2.5m/s的速度共同前进.求:
①木块A最后的速度vA′;
②小铜块C离开A时,小铜块C的速度v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