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只隔了一座假山
学位大院,前楼后楼之间,是一个小小的假山池塘。每逢初夏,水面上浮满一朵朵粉自如玉的睡莲,从办公室窗子看出去,仿佛织满自色花朵的锦缎。看惯了,也不大在意。一天,与前楼的同事聊天说起,他诧异地看我:“可是那是红睡莲啊。”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怎么可能?是白的呀。”两人相持不下。
第二天上班前,我特意走近花池,初升稚气的阳光下:白莲静静地宛如睡了一池的云。--那位同事即使是色盲,也不会错得那么远吧? 我心里嘀咕着,不觉沿着花池绕了半圈,怔住了:假山背后,那一朵朵盛开的,分明是血一样红烛焰一般燃烧的红睡莲。我下意识
地抬头看向自己的办公室,却被假山遮住了。
我与他都如此地自信于自己的观点,因为是我们亲眼所见。只是为什么,每一天,当我们从遥远的窗口俯看的时候,我们两个人都不曾想过,要向前几步,绕过假山去看一看呢?
原来很多的时候,正确与错误之间,只隔了一座假山。
L.文中的下列词语还可以用另外的词语代替吗?试试看。
宛如--( ) 诧异--( ) 特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