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水深龙多”课文中“水深”比喻法门寺是香火鼎盛的名寺;“龙多”比喻法门寺集纳了天下许多名僧。鹤立鸡群:像鹤立在鸡群之中,在文中指远离群体的松树在灌木丛中显得高大。
4.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最后一段在文章中起总结全文,点明主题的作用,
这句话的理解:一个想要成才的人是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在竞争中才能使自己更好地成长。
3.课文为何以“生命的林子”作题目:“林子”一般指自然界的树林,本文中
的“林子”是以自然界的林子喻指社会群体,作者借此及彼、托物寓意。“生命”一般指生物体所具有的活动能力,在本文中“生命”用来修饰“林子”,指的是这林子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即有着生存、发展的能力,没有生命的林子势必走向衰竭,只有富有生命力的林子才会使每一个成员蓬勃向上,最终在竞争中成材,作者以此为题目,意在告诉我们要想成才,是不能离开这充满竞争的社会群体的。
2.玄奘:又名唐三藏,是唐朝名僧,宗教活动家、旅行家、翻译家。著作有
《大唐西域记》。唐三藏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一个人物。其他三部名著分别是:《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
1.《生命的林子》课文讲述了玄奘在方丈的开导下,放弃了去偏僻小寺的想法,
决心在法门寺潜心苦修,后来终于成为一代名僧的事。告诉我们“一个想要成才的
人是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就像一棵大树,不能远离森林”哲理。
10.生命的林子
6.背诵课文1.2.8.11自然段。
5.年轻的女记者认为命运让霍金失去的太多,可霍金却觉得自己依然拥有很多:手指还能活动;大脑还能思维;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有亲人和朋友,有一颗感恩的心……从霍金的回答中,我们感受到了:面对残酷的命运,霍金没有抱怨,而逝为了自己所能拥有的一切而感到高兴。霍金正视命运,乐观向上,真不愧是令人折服的强者。
4.说说霍金的非凡之处,即课后第4题。从以下方面来组织语言回答:
(1)在受到病魔的残酷折磨下,依然顽强地地行科学探索。(2)取得的成就。(3)忘我工作的事例。(4)回答记者提问的事例。
3.像他这样身残志坚的人还有:贝多芬、爱迪尔、张海迪、海伦·凯勒、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