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2分)2006年3月20日,《中国青年报》发表评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需要计划》:
当前,国内有一种错误的认识在广为流传,那就是把“计划”一词完全贬义化。有些人主张什么都应该市场化,根本不需要计划,不需要宏观调控,政府只要充当“守夜人”就可以了。这种过度摒弃计划的泛市场化观念,很不正常,也是错误的。计划和市场,其实是邓小平那里就早已经有定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用,资本主义也可以用。
据此回答:
(1)举例说明20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利用“市场”和资本主义国家利用“计划”的实例。
(2)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市场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试从市场角度出发,谈谈你认为中国该如何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
1)实例:苏俄的新经济政策;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2)市场观的变化:建国初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市场发挥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商品和市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计划和市场结合;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3)对外:扩大开放,参加国际经济组织,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对内:深化改革,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决好“三农”问题,扩大国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