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种全球化趋势的表现形式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

(2)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不断加强,试列举当前三大区域性经济组织。

(3)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而反对经济全球化的声浪也时时掀起。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你如何认识这一问题?

答案:(1)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

(2)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3)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也就是说,经济的全球化在加速世界经济发展与繁荣的同时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从积极方面看,经济的全球化有利于各国更加有效地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为各国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也极大地丰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从消极的方面看,经济的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世界性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增强,发展中国家的坏境恶化日趋严重等。针对经济全球化的利弊,我们应该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以达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

16.孙中山在遗嘱中说:“余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时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

请回答:

(1)孙中山1905年创立中国同盟会,这是他一生一次重大的政治举措,概括中国同盟会成立历史条件?

(2)有人说,孙中山从1905年创立中国同盟会到1925年逝世,其民主政治斗争可分为三个时期(1905年至1912年初为第一个时期;1912年至1922年为第二个时期;1923至1925年为第三个时期)。概括这三个时期民主斗争的主题并说明孙中山对20世纪中国社会政治变革的最大贡献。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在革命尚未成功”的主要原因。

(4)概括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完成孙中山未竟事业的重大事件。

答案:(1)历史条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经济基础);资产阶级革命队伍的壮大(阶级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思想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即革命派形成(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起义的尝试(实践基础)孙中山个人的作用

(2)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捍卫民主共和而斗争;促成国共合作掀起国民革命运动。

最大贡献: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3)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力量强大;资产阶级力量的弱小;

人民群众尚未完全觉醒。

(3)与国民党进行合作,打败日本侵略者;反对蒋介石的专制独裁,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军社会,实现了民族的独立

 0  329096  329104  329110  329114  329120  329122  329126  329132  329134  329140  329146  329150  329152  329156  329162  329164  329170  329174  329176  329180  329182  329186  329188  329190  329191  329192  329194  329195  329196  329198  329200  329204  329206  329210  329212  329216  329222  329224  329230  329234  329236  329240  329246  329252  329254  329260  329264  329266  329272  329276  329282  329290  44734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