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学习本专题要结合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特点,深刻认识他们领导的运动及其结局。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是以 20 世纪中国社会的两次历史性巨大变化为重心,以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及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过程为基础,共同构成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这就是本专题的基本思路和主线。
[专题表解]

[ 内容概要
]
太平天国运动是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爆发的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 天朝田亩制度 》 是其前期的革命纲领。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点。太平天国后期,提出了革命纲领
― 《 资政新篇 》 , 1864 年天京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太平天国运动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在客观上担负起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任务,但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中国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取得彻底的胜利,它的失败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伴随着 19 世纪末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相继建立。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人了新阶段。 1911 年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响应,
1912 年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
1912 年 2 月宣统帝宣布退位,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但由于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胜利果实落在袁世凯手里,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运动。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工人阶级则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五四运动既是前一系列民主革命运动的自然延伸和必然结果,又是迈人民主革命新阶段的第一步,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 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工人阶级政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党。中共二大根据中国国情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从而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国共第一次合作。中共三大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决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建立。新三民主义成为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国共合作实现以后,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开展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北伐战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基础。护工农武装割据。中国共产党从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里,认识到掌握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后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国工农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红军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抗日战争。国共两党在抗战之初再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建立抗日根据地,坚持敌后抗战,赢得了人民信任,发展壮大了力量。抗战胜利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解放战争。抗战胜利后,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进行了一系列斗争,但国民党在美国的支持下仍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的力量,集中优势兵力抗击敌人,粉碎了战争初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后,经过战略反攻的准备,在战略决战阶段基本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经过三年的解放战争,推翻了旧中国的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历史的结束,也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 典型例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