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60分)2006年9月25日,第一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在长沙开幕。作为“中部崛起”从坐而论到起而行的第一次集体发声,吸引了全球的目光。2007年4月,第二届中部博览会在河南郑州举行。(中部地理范围: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六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河南古为中国九州中心之豫州,有“中州”、“中原”之称。河南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国有国家的历史是从河南开始的。在河南这片土地上,曾上演过一幕幕历史话剧。
(1)作为中华文明发源地的河南,哪些时期最能反映其地位和水平?它的经济从何时开始衰退了?结合史实分析衰退的原因。(8分)
材料二:党中央在《解放战争第二年战略方针》中规定:“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战,彻底破坏国民党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进一步破坏和消耗解放区的人力、物力,使我不能持久的反革命战略方针。”
--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2)中国共产党在怎样的背景下开始进行战略反攻?哪一历史事件标志着它的开始?战略反攻的胜利有何作用和影响?(12分)
材料三:由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牵头编
制完成的武汉城市圈总体发展规划,于2006年7月在
北京进行评审,这是最后一个编制完成的中部城市群
发展总体规划。从2005年11月,长株潭城市群第一
个出台总体发展规划开始,进入中央关于中部崛起10
号文件的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
皖江城市带,都已经正式出台了规划未来发
|
本法”,也标志着中部的城市群由理念阶段正式进入
到实际操作阶段。
根据材料及图7,回答下列问题:
(3)写出河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景点及经过的铁路干线名称。(5分)
(4)目前,中原城市群“十一五”期间的发展目标已经确定:以郑州都市圈为中心,以洛阳为次中心,开封、新乡、焦作、许昌等9城市为结点构成的中原城市群则是河南省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手段。与国内其他城市群相比,你认为中原城市群有哪些优势和劣势?(12分)
(5)加快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3分)
材料四:中部六省立足省情,提出本省崛起的战略规划:湖北的“武汉城市圈”战略,河南的“中原城市群”建设,山西的“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湖南的“一点一线”战略,江西的对接“长珠闽”策略,安徽向东部沿海靠拢等,都彰显出要突出重围的阵势。
(6)从辩证法角度分析,中部六省各自提出的实现崛起战略措施的正确性。
材料五:经过“十五”期间外商投资和GDP增长的高速膨胀期后,2005年以来长三角区域面临着资源约束和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压力,进入高位调整期,如苏州,其主要缺陷为:两头在外的制造加工业比重过大,对外依赖度太高,缺少拥有自主品牌的大厂商;三个产业比重为2.2%、65.7%和32.1%,工业强,而服务业偏弱。
(7)从经济学角度看,长三角地区的发展模式面临的问题对中部崛起有何启示?
36、图6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36分)
|
(1)填注图中用代码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物:A、 (湖泊)R、 (铁路)N、 (地形区)(6分)
(2)该区域的耕作土壤为 ;图中4座名山中,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是 和 (填序号及名称)。(6分)
(3)指出通常年份夏季对图示区域影响较大的两个天气系统,并分别描述在其天气系统影响下的天气特点。(12分)
(4)扼要说明图示城市分布的主要特点。(6分)
(5)简述保护本地区湿地环境的主要措施。(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