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联合国人口机构1983年公布的部分国家“重男轻女指数”。分析回答完成4-5题:
国家 |
巴基斯坦 |
尼泊尔 |
韩国 |
泰国 |
肯尼亚 |
哥伦比亚 |
菲律宾 |
委内瑞拉 |
指数 |
4.9 |
4.0 |
3.3 |
1.4 |
1.1 |
1.0 |
0.9 |
0.9 |
4.人口生育意愿与中国文化传统相似的国家是
A.韩国、泰国、菲律宾 B.菲律宾、泰国、尼泊尔
C.巴基斯坦、尼泊尔、韩国 D.哥仑比亚、肯尼亚、委内瑞拉
5.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是通过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而表现出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男孩偏好”的传统与“稻米文化”密切相关
B.中国的儒家文化有“男性偏好”的传统思想,但重视子女的质量和注重自我发展
C.发达国家受基督教的影响,没有性别偏好
D.“重男轻女指数”反映发展中国家普遍渴望生育男孩
35.读图10,回答问题。(6分)
(1)简述甲河所在省份的地形特征。(1分)
(2)该地区最主要的生态问题是什么?试分析其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3分)
(3)该地区农村生活能源短缺,请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化建议(至少答四点)。(2分)
高三地理九月质检试题答案纸
|
33.(11分)图6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6、7回
答相关问题。
![]() |
|||
|
|||
(1)假若由图中E城市乘火车环海到达D城市,请写出途中依次经过的铁路干线名称。
(2)图中字母A所在地形区的地貌特征是__ ,为了加强A地区的
国土整治,人们往往依靠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技术(GPS)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A地影像资料的获得,主要利用___ _技术,简要分析该地貌特征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
图7是“A所在地形区上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问题。
(3)对该地区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其治理方针是“ ”。(4)在a、b、c、d四处采取不同措施。将图中字母与最适宜的治理措施用线连接。
a 打坝建库
b 平整土地
c 种草护坡
d 修筑梯田
32.读黄淮海平原土地利用类型表(表1)、黄淮海平原某地10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表(表2),分析回答:(共8分)
表1黄淮海平原土地利用类型
利用类型 |
面积 |
占土地总面积 |
|
平方千米 |
万公顷 |
% |
|
(一)农业用地 1.春耕 2.宜农荒地 |
192896.93 182545.07 10315.86 |
1928.97 1825.45 103.52 |
59.32 56.14 3.18 |
(二)林业用地 1.林业 2.宜林荒地 |
40885.12 13821.10 27064.02 |
408.85 138.21 270.64 |
12.57 4.25 8.32 |
(三)牧业用地 1.草地 2.宜牧荒地 |
26079.33 20594.60 5484.73 |
260.79 205.94 54.85 |
8.02 6.33 1.69 |
(四)其他用地 1.盐碱地 2.宜水产养殖地 3.城市居民点,道路及其他 |
653121.12 1553.25 6767.50 56991.37 |
653.12 15.53 67.68 569.91 |
20.09 0.48 2.08 17.53 |
合计 |
325173.50 |
3251.73 |
100.00 |
(1)黄淮海平原土地利用率的优势是 。
(2)黄淮海平原农林牧业用地中利用率最高的是 ;后备土地资源潜力最大的
是 地。
(3)从表中数据可知黄淮海平原提高粮食产量的着眼点应该是 。
黄淮海平原某地10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表2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风力≥8级日数 |
1.5 |
1.9 |
3.7 |
5.6 |
3.6 |
1.0 |
0.6 |
0.3 |
0.4 |
0.8 |
1.4 |
0.6 |
平均气温(℃) |
-3.2 |
-0.7 |
6.4 |
13.7 |
21.2 |
26.0 |
27.3 |
26.3 |
20.6 |
14.4 |
6.3 |
-0.7 |
降水量(mm) |
3.3 |
7.3 |
9.1 |
43.2 |
33.3 |
54.5 |
247.3 |
166.8 |
48.9 |
26.2 |
26.0 |
3.5 |
读黄淮海平原某地10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表2,回答下列问题(4)-(6)题:
(4)用表2中数据说明山东禹城气候的大陆性强:
。
(5)分析黄淮海平原某地盐碱地的形成原因:
①气候原因
②地形原因
(6)根据表中的平均气温、降水量资料,在图5 中画出黄淮海平原某地的气温曲线。
图5
31.读某地区相关地理要素图(图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1分)
|
(1)比较B河流在A、C两测量站的水量差异并说明原因。(2分)
(2)甲地区是著名灌溉农业基地,在利用水资源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最容易使附近地区的土壤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图示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对流经该地区的河流可能产生哪些不利的影响?(3分)
(3)近年来,C处附近的土地荒漠化进程加快,试分析该地区荒漠化土地的分布特点及其产生的人为原因。(2分)
(4)恢复 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A地附近的
等技术措施居世界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