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坐在由西向东行驶的汽车中的乘客发现,车窗外的雨点飘落的方向是竖直的,则关于风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一定是由东向西的风, (B)一定是由西向东的风,
(C)一定是由南向北的风, (D)一定是由北向南的风。
2 传说阿基米德有一天和亥尼洛国王聊天时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能移动地球。”这种“玩笑”看似夸张,其实却包含这样一个重要的规律:利用某些机械可以挪动重物,改变用力方向,或者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假如你能够施加一个100牛的力,且受力点能够以1米/秒的速度运动,那么,利用杠杆(不考虑杠杆的质量)让你把一个120000牛的重物抬起5厘米,需要花费的时间为 ( )
(A)5秒, (B)10秒, (C)12秒, (D)60秒。
3 某密闭隔热容器通过中间的阀门被分为A、B两个部分,现将该容器水平放置,并在A、B中分别装满冷水和热水,如图所示,当打开中间的阀门后,要使A、B两容器中的水温相等,最快的办法是 ( )
(A)竖直放置,且A在上方, (B)竖直放置,且B在上方,
(C)如图保持原有的水平状态, (D)上述三种情况下,所需时间相同。
4 某种家用照明灯的控制开关上有一个指示灯,熄灭后,由指示灯发出的微弱光能指示照明灯控制开关位置,当照明灯发光时,发现这个指示灯是不发光的,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照明灯与指示灯是并联的, (B)照明灯与指示灯是串联的,
(C)控制开关与指示灯是并联的, (D)控制开关与指示灯是串联的。
5 如图所示是由两个球面的一部分组成的一个物体,左边部分的表面积为100厘米2,右边部分的表面积为130厘米2,如果把它放在大气压强为1.0´105帕的大气中,则大气对整个物体的作用力大小为 ( )
(A)0, (B)300牛, (C)2300牛, (D)3000牛。
6 在研究静电现象的实验中,发现两个轻小物体相互吸引,则下列判断中最合理的是 ( )
(A)两个物体一定带有异种的电荷,
(B)两个物体一定带有同种的电荷,
(C)肯定一个物体带电,另一个物体不带电,
(D)可能一个物体带电,另一个物体不带电。
7 用一支可以写出红颜色字的笔在一张白纸上写一行字,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白纸上的这一行字,在阳光下会吸收白光中的红色光,所以这一行字是红色的,
(B)白纸上的这一行字,在阳光下会反射白光中的红色光,所以这一行字是红色的,
(C)白纸上的这一行字,由于它能发出红光,所以这一行字是红色的,
(D)白纸上的这一行字,如果只用绿色光照射上去,这一行字就会是绿色的。
8 常温下,一个体积变化可以忽略不计的物体悬浮在一个开口且装满水的容器里静止不动,下列哪种情况,物体会上浮到水面 ( )
(A)大气压强增大时, (B)大气压强减小时,
(C)水温升高时, (D)水温降低时。
9 在图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电健K后,灯L1、L2都发光,一段时间后,其中的一盏灯突然变亮,而电压表V1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则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
(A)灯L1断路, (B)灯L1短路,
(C)灯L2断路, (D)灯L2短路。
10 如图所示,a、b是两个不同的实心圆柱体,其中的a高度小于b,a的底面积大于b,而他们对地面的压强正好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因为a的高度比较小,所以a的密度大,
(B)因为a的质量比较大,所以a的密度大,
(C)因为a的底面比较大,所以a的密度小,
(D)因为a的体积比较大,所以a的密度小。
11 一束光线经过某光学元件后的出射光线如图所示,则方框内放置的光学元件 ( )
(A)只能是平面镜或凸透镜, (B)只能是凸透镜或凹透镜,
(C)只能是凹透镜或平面镜, (D)平面镜、凸透镜和凹透镜均可。
12 把一个小球放入盛满酒精的溢杯中,它将下沉到杯底,从杯中溢出8克酒精,若将该小球放入盛满水的溢杯中,它将漂浮在水面上,则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 ( )
(A)大于8克,因为水的密度更大,小球所排开水的质量更多,
(B)大于8克,因为所溢出酒精的质量小于小球质量,而所溢出水的质量等于小球质量。
(C)小于8克,因为小球所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小,所受浮力不变,
(D)等于8克,因为小球在酒精和水中所受浮力一样大。
13 如图所示,在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容器中盛有质量相等的不同种类的液体,将三个相同的铁球分别下沉到各容器底部,当铁球静止时,试比较三容器底部所受铁球的压力 ( )
(A)甲最小, (B)乙最小, (C)丙最小, (D)大小一样。
14 “纳米”是长度单位之一,符号为nm,且1 nm=10-9 m。纳米技术是以0.1-100 nm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已挤身世界前列,已知我国研制成的碳纳米管的强度(单位面积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钢的100倍,而碳纳米管的密度仅为钢的1
/ 6,假设有两根同样粗细的细绳,一根由碳纳米管制成,一根由钢管制成,将它们分别在地面附近竖直悬挂起来,则它们能承受自身重力而不断裂时的最大长度之比L纳米:L钢为
( )
(A)600:1, (B)3600:1, (C)100:6, (D)100:1。
15 如图所示,在空气中平行于玻璃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会聚于主光轴的一点S,若把凸透镜浸没在水中,会聚点S’ ( )
(A)在S的上方, (B)在S的下方,
(C)与S重合,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6 某精密电子仪器中为了便于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其调节部分往往使用两个变阻器,如图所示,其中R1的总电阻是100欧,R2的总电阻是2000欧,开始时两变阻器都处于最大阻值,为了能既快又准确安全地使用仪器,下列方法最准确的是( )
(A)先调节R1,使电流表指针指到要求位置附近,再调节R2,
(B)先调节R2,使电流表指针指到要求位置附近,再调节R1,
(C)同时调节R1和R2,使电流表指针指到要求位置,
(D)交替、反复调节R1和R2,使电流表指针指到要求位置。
17 从侧面拍摄一辆以36千米/小时运动着的汽车,如果底片上汽车有像移动的尺寸不大于0.1毫米,底片上的像才不至于模糊,已知汽车车身长3米,在底片上汽车长为1.5厘米,那么爆光时间最多为 ( )
(A)秒, (B)秒, (C)秒, (D)秒。
18 由甲地开往乙地的火车分“特快、直快、普快”三种形式,假设列车在任意两个车站之间运行时平均速度始终保持不变,其中直达“特快”列车(即当中一站不停)共耗时8小时,同样在两地间运行的“直快”列车由于要停靠3个大型车站和4个中型车站,将耗时9小时02分,已知列车停靠大型车站的时间比中型车站多2分钟,比小型车站多5分钟,那么在途中比“直快”还要多停靠2个中型车站和7个小型车站的“普快”列车在甲乙两地间的运行时间为 ( )
(A)9小时43分, (B)9小时53分,
(C)10小时13分, (D)10小时23分。
19 在图示电路中,电流表和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RAB=RBD,且RBC最大,RAC最小,
(B)RAB=RCD,且RBC最大,RAC最小,
(C)RAC=RCD,且RBC最大,RAD最小,
(D)RAC=RBD,且RBC最大,RAD最小,
20 如图所示,M、N为某一透镜的主光轴,若将点光源置于A点,则成像于B点,若将点光源置于B点,则成像于C点,已知AB>BC,则以下有关透镜的种类和位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透镜是凸透镜,位于A点左侧, (B)透镜是凹透镜,位于C点右侧,
(C)透镜是凸透镜,位于C点右侧, (D)透镜是凹透镜,位于A点左侧。
21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xoy内,人眼位于P(0,4)位置处,平面镜MN竖直放置其两端M、N的坐标分别为(3,1)和(3,0),某发光点S在该竖直平面y轴的右半部分某一区域内自由移动时,此人恰好都能通过平面镜看见S的像,则该区域的最大面积为( )
(A)0.5米2, (B)3.5米2, (C)4米2, (D)4.5米2。
22 如图,两木块A和B被水平力F通过挡板C压在竖直墙上,处于静止状态,则 ( )
(A)物体A对B没有摩擦力,
(B)物体A对B的静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
(C)物体A对B的静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23 著名物理学家费米根据侦探小说的内容得知,一具尸体大约需要半天时间才能从体温37°C降至室温25°C,另外他通过实验室提供的数据还了解到:体重约60千克的正常人的比热(容)与水相当,约为4200焦/(千克·度)每千克葡萄糖完全分解释放的热量为1.6´107焦,此外,尸体的散热量大约为正常人在相同时间内散热量的60%,根据这些数据估算出一个正常人体内每天必须补充的葡萄糖为 ( )
(A)630克, (B)63克, (C)840克, (D)84克。
24 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其中,甲沿直线AB匀速运动,乙沿直线AC匀速运动,甲运动的速度是乙的两倍,经过3分钟,甲到达B地后,保持速度大小不变,马上沿直线向C地运动,恰好在C地与乙相遇,则乙从A地运动到C地的时间可能为 ( )
(A)4分钟, (B)8分钟, (C)12分钟, (D)16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