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这是因为 [ ]
A.橡胶棒失去了质子 B.橡胶棒失去了电子
C.橡胶棒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D.橡胶棒既未失去电子,也未得到电子
3. 如图所示的电路,当电键K闭合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
A.只有L1发光 B.只有L2发光
C.灯丝被烧断 D.两灯均不发光, 但灯丝不会烧断
4 长度一定的铝导线,其电阻的阻值 [ ]
A.与导线两端所加电压成正比 B.与通过导线的电流强度成反比
C.与导线的横截面积有关 D.以上三种说法都对
5 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电阻值为3千欧,电阻器R2=1千欧,当变阻器的滑片P在移动的过程中,伏特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 [ ]
A.0~12伏特 B.3~12伏特 C.0~3伏特 D.9~12伏特
2.如图所示是三种固体物质X、Y、Z的溶解度曲线,当它们的溶液接近饱和时,分别通过加溶质、蒸发(温度不变)、升温均可以变为饱和溶液的是 [ ]
A.X溶液 B.Y溶液 C.Z溶液 D.X、Y混合溶液
(2图) (3图) (5图)
1.下列物质中既含大量的氧单质,又含氧化物的是: [ ]
A.海水 B.液氧 C.空气 D.氧化钠
32、(6分) 化学课上,老师将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我们观察到前者变浑,后者没有明显现象,和 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呢?甲、乙两同学设计了右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来验证,观察到现象是:装置A软塑料变扁,装置B活塞向上运动。
(1)甲同学认为这两个实验都可行,其反应原理都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2)乙同学提出了质疑,他认为这两个实验都不能证明使容器内压强变小的原因是与反应,还是溶于水,甲同学认为可以补充一个实验来回答该问题,该实验是 。
(3)你还能设计什么实验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写出实验方法以及证明能反应的实验现象。
31、(6分)以下是A、B、C、D、E、甲、乙几种物质相互转化的关系图:
其中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甲是常用的重要溶剂,乙溶液中阳离子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B、 C、 D、
(2)写出D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0、(4分)有机物分子中可能含有一个或若干个碳原子,碳原子间以相互连接成链状或环状,碳原子还可以与其他元素原子连接,这些连接可以用“-”表示,而且有机物分子C、H、O原子间连接通常遵循这样的原则:每个C原子周围有4个连接,每个O原子周围有2个连接,每个H原子周围只有1个 连接,各原子的连接顺序和方式不同,因此,有机物种类繁多、性自各异。
(1)酒精的化学式是,某同学认为化学式为的物质中各原子的连接方式可能有如下几种,其中错误的是 。
(2)为了进一步研究乙醇分子中原子的连接方式,该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以下两条信息:
①连接方式相同的氢原子性质相同,而连接方式不同的氢原子性质有差异;②乙醇能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由此可以判断,乙醇分子各原子的连接方式用 (填“A”、“B”或:“C”)表示最合适。
29、(4分)少量饮酒有益身体健康,严重酗酒不仅损害消化系统,还会引发意外事故,科学实验表明,饮酒后乙醇可进入人体血液中,当乙醇在人体血液中的含量超过80mg/100ml血(每100ml血液中含有80mg乙醇)时,便会影响人的驾车或操作机械的能力,已知饮用某啤酒1大杯(0.56L),会使血液中乙醇含量升高30mg/100ml,司机小李饮用3大杯上述啤酒后,其体内乙醇含量理论上将升高 , (填写“影响”或“不影响”)其驾车能力,交警常用装有重铬酸钾( )的仪器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因为酒中乙醇分子能使橙红色的重铬酸钾变成绿色的,在此反应中铬()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绝对值是 。
28、(6分)目前常州很多居民家中已经使用“西气东偷”工程送来的 作为家庭燃料,其主要成分是最简单的有机物,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食品中也有很多有机物,如大米、面粉中含有丰富的 ;鱼、虾、牛奶中含有丰富的 ;富有维生素C的水果有 。
26、(2分)由二氧化硫气体引起的“酸雨”的形成过程可近似地看成是: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潮湿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在空气中粉尘的催化下化合生成硫酸,其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
(1)这些原煤中含有硫元多少吨?
(2)如果这些原煤不经“加工处理”直接燃烧,可以生成多少二氧化硫?
(3)提高将这些原煤全部制成“环保煤”,理论上需要含杂质10%的生石灰多少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