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山东赛区)
初中组预赛试题(课标卷)
第1卷(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40分。
1.蜻蜓落在物体上时,仔细观察可以看到它的腹部不停地收缩、舒张。这是蜻蜓
A.在进行休息 B.在进行呼吸 c.肌肉疲劳的表现 D.在进行消化
2.下列有关蚯蚓对自然环境有多种影响的叙述中,观点错误的是
A.蚯蚓可以提高土壤肥力
B.蚯蚓可以清除土壤里的垃圾
C.蚯蚓可以改良土壤结构,有利于植物根的呼吸
D.蚯蚓的活动会损伤植物的幼根,影响其生长
3.下列生物不属于“活化石”的一组是
A.银杉、水杉 B.珙桐、扬子鳄 C.银杏、大熊猫 D.孔雀、金丝猴
4.猫在饥饿时,对纸片都感兴趣;饱食后,老鼠的叫声也常引不起猫的反应。这说明
A.猫的行为刺激来自身体内部
B.饱食的猫,其神经系统受到抑制
C.鼠叫不是猫的行为刺激因素
D.猫的行为是内外刺激共同作用的结果
5.下列各项中,与繁殖行为有关的是
A.黑头鸥雄鸥的长鸣和“昂首阔步” B.野兔时时竖起耳朵听周围动静
C.小河中鲫鱼成群觅食 D.两只狗为争夺骨头而在打架
6.对果树每年都要剪去过密、过长的细弱枝条,目的是
A.促使果树向高处生长 B.集中养料到强壮的枝条
C.促使枝条分叉,增加产量 D.减少枝条,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消耗
7.“金蝉脱壳”的壳是指
A.皮肤 B.甲壳 C.外骨骼 D.鳞片
8.某人因外伤出血,血色暗红,血流缓慢,紧急的抢救措施是
A.赶紧送往医院 B.止血带近心端捆扎
C.指压法远心端压住 D.消毒后纱布包扎
9,农村的小学生常常把一些小麦粒充分咀嚼后,取出洗净,用来粘蝉。这是利用了小麦成分中的
A.淀粉 B.脂肪 C.蛋白质 D.无机盐
10.用鱼缸饲养金鱼,如果数量太多,就会出现频频“浮头”甚至导致死亡。其原因是
A.食物缺乏 B.氧气不足 C.空间太小 D.互相攻击
11.下列有关动物“语言”的正确叙述是
A.动物的各种行为
B.动物之间交流思想、感情的信息
C.动物的“语言”就是动物之间有联系作用的声音
D.动物之间其信息传递作用的活动、声音、气味等信号
12.幼小的黑猩猩从成年黑猩猩的行为中学会用细树枝粘上水和唾液,从洞穴中粘取白蚁作为食物。这种行为属于
A.先天性行为 B.后天性行为 C.本能 D.捕食行为
13.李丽做“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模拟实验”时;将“鲫鱼的胸鳍”剪去,再把鲫鱼放入水中观察,发现鱼仍可游泳,但鱼体失去平衡而侧翻。说明胸鳍的作用主要是
A.产生前进动力 B.保持身体平衡 C.保持前进方向 D.控制鱼体沉浮
14.“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适时的松土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其直接原因是
A.有利于根的生长 B.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C.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 D.有利于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15.实验者为了减少粗糙洞穴对蚯蚓身体的摩擦,在蚯蚓的体壁上涂了一层凡士林后,蚯蚓将
A.运动更快 B.运动更慢 C.运动情况不变 D.死亡
16.中学生在体育运动时,较易受伤的关节是
A.腕关节、踝关节 B.腕关节、趾关节 C.肩关节、髋关节 D.指关节、趾关节
17.生活在亚洲丛林的鼯鼠在伸展四肢的时候,可以看到其身体两侧的皮肤延伸形成的飞膜。由此可推测鼯鼠的运动方式是
A.滑翔 B.奔跑 C.爬行 D.游弧
18.杂技运动员关节的活动范围较大的原因是由于体育锻炼能使
A.关节面的软骨增厚 B.关节囊分泌滑液增多
C.关节囊增厚、韧带增粗 D.关节囊和韧带的伸展性提高
19.“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所描述的自然现象反映了
A.地域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B.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C.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D.人类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0.在“牧草 野鼠 蛇 鹰”这条食物链中,鹰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
A.鹰 B.蛇 C.野鼠 D.牧草
21.“打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5~10min,再盖上,封好。”此过程相当于细菌培养过程的哪一个步骤?
A.制作培养基 B.接种 C.消毒 D.恒温培养
22.维持一个生态系统必备的生物是
A.植物和动物 B.生产者和消费者 C.全部生物部分 D.生产者和分解者
23.鸟类在排泄系统上适于飞翔生活的特点是
A.直肠短,粪便及时排出体外 B.双重呼吸
C.没有膀胱,不贮存尿液 D.右边的卵巢和输卵管退化
24.两个未经消毒的瓶子,甲为500毫升,乙为250毫升,装入250毫升牛奶后密封,放在同样温度的环境中,它们所盛牛奶的变质情况是
A.甲先变质 B.乙先变质 C.同时变质 D.无规律
25.衣服放在室外曝晒可减少疾病的原因是
A.室外空气新鲜,充足的氧气可抑制细菌生长
B.大气中的氮气能杀灭细菌的芽孢
C.日光中的紫外线能杀灭细菌
D.日光中的红外线能抑制细菌生长和繁殖
26.在动物的社群行为中,最后优胜者是
A.最后享用食物者 B.负责对外战斗,保护群体者
C.往往是一个雌性个体 D.主要表现在攻击行为上总是得胜者
27.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可以勾挂在动物的皮毛上,这有利于
A.躲避不良环境 B.扩大分布范围 C.进行光合作用 D.进行呼吸作用
28.我省最常见的鸟类--麻雀,现已数量不多了,甚至在有些地区很难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食物缺乏 B.被天敌所捕食 C.栖息地受到破坏 D.人类的滥捕乱杀
29.1989年,我国科学家成功地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人鲤鱼的卵细胞中,由这样的鱼卵细胞发育成的鲤鱼生长速度明显加快了,以上事实说明
A.细胞中的基因有明显的显、隐性之分 B.细胞中基因是成对存在的
C.基因存在于生物细胞的染色体上 D.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30.我国的“三北”防护林是一项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建设工程”。下列不属于植树造林在保护环境方面要求的是
A.调节气候 B.防风固沙,减少土地沙漠化和沙尘暴的发生
C.提供足够的木材 D.维持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比例
31.下列有关动物对环境影响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动物对环境的适应主要通过新陈代谢实现
B.动物能促使植物的繁殖和分布
C.授粉昆虫对某些绿色开花植物有积极影响
D.老鼠取食植物种子能促进种子萌发
32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失水时发现,植物细胞不如动物细胞收缩得那么明显,原因是
A.植物细胞有液泡 B.动植物细胞膜的伸缩性不同,
C.植物细胞有细胞壁 D.动物细胞质浓度大于植物细胞液浓度
33.水蜜桃味甜,毛桃味酸,现将水蜜桃(接穗)接到毛桃(砧木)上,成活后,结出的成熟果实,其味是
A.酸味的 B.甜味的
C.果实一半酸味,一半甜味 D.酸甜适中
34.下面有关子房和胚珠受精后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房吸收营养发育成果实
B.珠被吸收营养发育成种皮
C.单子叶植物的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
D.双子叶植物的受精极核发育成于叶
35.将颗粒饱满完整的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25t左右下分别播种,甲组播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中,乙组播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中,这两组种子的萌发情况是
A.甲组先萌发 B.乙组先萌发 C.同时萌发 D.乙组不萌发
36.因病摘除子宫的妇女,将表现出
A.有生殖能力,第二性征消退 B.有正常的月经,第二性征不消退
C.无生殖能力,第二性征消退 D.无妊娠能力,第二性征不消退
37.血液属于结缔组织,那么血浆是该组织的
A.组织液 B.内环境 C.细胞液 D.细胞间质
38.下列各项,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完全一致的是
A.心输出量 B.收缩压 C.循环途径 D.生理作用
39.尽力吸气之后,开始呼气之前的一瞬间,肺内的气压
A.大于大气压 B.小于大气压 C.等于大气压 D.气压无变化
40.平静呼吸时,气体自肺内排出体外,下列肌肉的状态是
A.肋间外肌收缩,膈肌舒张 B.肋间外肌舒张,膈肌收缩
C.肋间外肌收缩,膈肌收缩 D.肋间外肌舒张,膈肌舒张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30分。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
41.下述各项中,不属于动物行为特点的是
A.都是从外部可观察到的活动,并且都离不开身体内部的生理活动
B.同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对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有重要作用
C.都是神经系统、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和激素协调作用的结果
D.都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身体里的遗传物质所控制的
42.关于养蜂的经济意义,下述叙述正确的是
A.蜂蜜可食用和药用
B.蜂王浆是高营养品
C.蜜蜂采取花蜜后,对植物的结实有影响
D.蜂毒可以治疗疾病,蜂蜡可以做工业用品
43.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B.生物依靠环境提供物质和能量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仅指对非生物因素的适应
D.生物必须适应一定的环境,才能生存发展
44.农民利用塑料大棚种植经济作物,可以达到提前播种、提前收获的目的。下列关于塑料大棚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保持水分 B.提供氧气 C.提高温度 D.防治病虫
45.要想抑制食品内的细菌或真菌的生长和繁殖,下述处理能达到目的的是
A.在冰箱中冷藏、冷冻食品 B.熏制或用糖液腌制食品
C.在20-40℃条件下保存食品 D.加适量的化学防腐剂
46.关于保护动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注重对珍稀和濒危的动物保护,不考虑对其他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
B.实际就是保护动物的遗传物质
C.保护措施有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和法制教育及管理
D.保护的同时可适当开发和利用动物资源
47.利用正在萌发的种子和有关实验用具进行呼吸作用的实验时,可能出现的是
A.带余烬的木条熄灭 B.带余烬的木条复燃
C.温度计的液柱上升 D.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48.下述有关校园绿化应注意的问题,说法正确的是
A.充分考虑学校实际,尽量不对学校布局做大的调整
B.注意花草树木的生长周期,使校园春秋花不断,四季绿满园
C.注意在教学楼内尽量配置名贵花木,适当搭配普通花木
D.注意绿化树种在形态选择和空间安排上高低、大小和色彩的搭配
49.下列关于选购蔬菜等非包装食品时应注意的问题中,正确的是
A.购买蔬菜时看看颜色、摸摸是否硬挺,以判断蔬菜是否新鲜
B.购买鱼肉时看看颜色是否光泽,闻闻气味是否新鲜
C.购买猪、牛等肉类时,看看是否有检疫部门的印章
D.购买蔬菜时看看菜叶上是否有“虫眼”,以判断是否含有农药
50.家庭养花,一次施肥过多,会引起花卉萎蔫,可采取的措施是
A.加强光照 B.改善空气流通 C.适当浇灌清水 D.更换盆中泥土
51.血液流经小肠壁之后,发生的变化是
A.含氧量增多 B.二氧化碳增多 C.含氮废物增多 D.含氮废物减少
52.当眼睛从看远处物体转为看近处物体时,下列变化正确的是
A.睫状肌收缩 B.睫状肌舒张 C.晶状体曲度变大 D.晶状体曲度变小
53.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这个污点可能存在于
A.目镜上 D.物镜上 C.载玻片上 D.反光镜上
54.下列叙述,与小肠的吸收功能相适应的是
A.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 B.内壁布满环行皱襞和绒毛
C.绒毛的凹陷处有肠腺 D.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55.将新鲜哺乳动物的血液分装在A、B、C、D四支试管中,其中A、B两试管内加人柠檬酸钠,C、D两试管什么也不加,静止一段时间后,正确的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三、非选择题:除特殊注明外,每空1分。
56.(9分)在生物圈中,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植物通过 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储存着 的有机物,从而养育着地球上的其他生物。
(2)在自然界,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 为食,通过 ,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同时,动物进行新陈代谢能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动物的粪便和遗体经过分解也能释放二氧化碳、含氮无机盐。这说明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 。
(3)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 。它们在自然界中营腐生生活时,将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使之回归大自然,又成为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原料。可见,腐生的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的 起着重要的作用。
(4)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 的状态,它们之间存在着 的关系。
57.(7分)下图是李明同学用两片长方形的木板[1、2]、两条松紧带[3、4]和一颗螺丝[5]制作的肌肉牵拉骨运动模型。请据图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中虚线箭头判断,此时[4]应处于 的过程,如果[5]表示肘关节,则 此过程表示 动作。
(2)图中[3][4]两条松紧带的两端都是分别连在[1][2]两片木板上,这表示
两端的 绕过关节附在不同的骨上。
(3)从这个模型可以看出,人在运动时要靠 牵拉 ,绕过关节完成动作。关节在运动中起着 的作用。
58.(5分)印度曾经有过关于“狼孩”的报道:一只失去幼仔的母狼疯狂撞进了主人不在家的一户农舍,对园里的鸡群大肆捕咬。此时,留在家里的婴儿受到惊吓而大声啼哭起来,于是母狼循着哭声便跃窗进入了房内……闻讯赶回家来的主人正看到衔着婴儿的母狼遁进了山林。十余年后,人们终于在山林里发现了被母狼哺育长大的孩子--一个赤身裸体,不懂人言,只会嚎叫,追随着母狼用四肢爬行且用牙撕咬生肉为食的“狼孩”。试根据这一报道分析:
(1)母狼哺育婴儿长大的行为,从现象来看属于 行为;从获得的途径来看是 行为,这种行为的发生是由母狼体内的 所决定的。
(2)“狼孩”的表现说明:正常人的行为是通过 建立起来的 行为。
59.(8分)在春天,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蜜蜂在花丛中飞舞采蜜,因此,我们可以提出“可能是花的颜色吸引了蜜蜂”这一假设。实验用具:红纸(或其他近似花色的彩纸)、剪刀、计时器。据此完成下列工作。
(1)根据“可能是花的颜色吸引了蜜蜂”的假设,推导出能够用于实验的假设是
。(2分)
(2)请根据提出的实验假设和材料用具,写出实验步骤:
①
;(2分)
②
;(2分)
③
。(2分)
60.(5分)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小组的同学分别提出两种实验方案,这两种方案的共同点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潮湿。过几天后,观察结果。方案一:将甲组灭菌放在无菌环境下,乙组放在自然环境下(暴露在空气中)。方案二: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环境下,乙组接种细菌(将细菌移植到落叶上)后放在无菌环境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更能说明问题的是方案 。因为方案一
;方案二 。
(2)在此方案中 组为对照组。
(3)有人提出更为简便的方案:甲、乙两组都不灭菌,将甲组放在无菌环境下,乙组放在自然环境下。本方案和你所选择的上述方案相比,更能说明问题的是 。
61(6分)为什么说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请举例说明。
62.(6分)此题分为A、B两题,考生只需任选一题作答,只计其中一题得分。
A.某同学学习了开花结果后,想观察一下玉米怎样结出果实、种子的。于是种了一些玉米,让他感到意外的是,用其他植物的花粉进行授粉的玉米,没有结出果实、种 子。于是他产生了疑问:植物体要结出果实和种子,是不是一定要授同种植物的花粉呢?
(1)请问:假如他要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疑问,应该提出的假设是
。
(2)实验过程中,他重新种植了一些玉米(不考虑季节影响),并将这些玉米平均分成差不多的甲、乙两组。快开花时,将所有雄花去掉,并分别用半透明纸袋将玉米雌花花穗包起来,其意义是 。
(3)分别采集玉米和其他植物的花粉。将玉米花粉撒到包好的甲组玉米雌花穗上。其他植物的花粉撒到包好的乙组玉米雌花穗上。根据假设可以预测,能够形成果实的一组是: 。
(4)要设计另一组的意义是 。
(5)这种实验不能够只种两株玉米,也不能够只进行一次实验,还不能够局限一种植物进行实验,请说出其中的道理 。(2分)
B.给你一只生活正常的青蛙、一个水槽、凡士林软膏、棉签、纸和笔等材料用具,设计一个小实验,证明青蛙的皮肤有辅助呼吸的功能。(提示:即使在安静状态下,青蛙的口底亦不停地作升降运动),请填写下列内容:
(1)实验步骤:
①对照:将青蛙放入水槽中,观察安静时口底升降活动,用秒表记录其单位时间内的 ;
②用棉签将凡士林涂满该青蛙的 放入水槽中,观察 ;
③再用秒表记录 。
(2)预期的两次实验记录结果是: 。
63.(4分)此题分为A、B两题,考生只需任选一题作答,只计其中一题得分。
材料二:1990年10月,“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经过美、英、法、日、德、中六国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于2000年6月26日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2001年1月n日公布了人类基因图谱。;六国科学家对人类的X条常染色体和两条性染色体上的基因进行测定,发现人类染色体上的基因大约有3万-3.5万个。在第22号染色体上定位679个基因,这些基因主要与人类的先天性心脏病、免疫功能低下和多种恶性肿瘤等有关;还在第22号染色体上发现约有160个基因与鼠的基因具有相似的结构。
(1)依据材料一可推出图中子代6和7的染色体组成分别是 、 。
(2)材料二中,六国科学家把染色体作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测定对象是因为 ;将基因作为测定的单位是因为
。
B.1862年,有几对欧洲野兔被带到澳大利亚,这是澳大利亚从来没有过的哺乳动物。仅在几十年间,其数量就发展到几百万,由于无天敌,它们毁坏了草原和庄稼,成了全国性灾难。1950年,一些科学家发现并引用了一种能使野兔患上致命疾病的多发黏液瘤的病毒,从而控制了野兔所引起的危害。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野兔引起灾害的直接原因是 。
(2)野兔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属于 ;病毒与野兔的关系是
。
(3)这个事实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