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教案之作文模块

专题十三:新材料作文的写作指导

【把脉高考】

自2006年以来,新材料作文开始重获新生,它与以往的材料作文的限制较多不同的是,其灵活性与话题作文不相上下,但有较为有效地防止了话题作文过于宽泛而来的宿构、套作。2007年和2008年高考作文中,新材料作文的比例逐年增加,大有占据作文之半壁江山之势。

【备考策略】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指导(话题+分析)

高考话题作文近两年已有转化,由话题作文向命题作文、给材料作文、看图作文(材料作文的一种)转化,标志着题型的新变化,为了适应题型的新变化,特在这里谈一下材料作作文的审题立意问题。

一.材料作文审题的两大原则

1.准确:

剖析材料的内在联系,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找准最能表现材料本质的意思。

试题详情

2.全面:

要考虑到材料中提到的各个方面,而不能疏漏。

在材料作文审题过程中,‘‘准确”“全面”必须同时考虑,缺一不可。

下面是契诃夫小说《打赌》的故事梗概,谈谈你从中受到的启迪。

一个银行老板和一位有文化的人打赌,要是哪个人能在一间屋子里老是看书,不出去,不跟人来往,这样一直住满十五年,他愿意输给他两万卢布。于是,一场为期十五年的赌赛开始了。他们立了契约,那位文化人住进了一间房子,需要什么东西,只要写张条子放在窗口,银行老板就会派人替他送去。他在屋里静静地读书,文学、历史、传记、哲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他都读。然而,奇怪的是,当那位文化人读了近十五年的书快要期满时,他经过一番深思,居然不要那笔巨款,毅然走了了那间房子。

从材料中至少可以提炼出三个观点:

(1)知识比金钱更重要。

(2)只有投身生活,才能创造财富。

(3)知识+为社会造福=有价值人生。

单独看三个观点都有道理,都能成立,加实例和必要的分析,都能写出好文章,但仔细剖析材料的内在联系后便会发现,三个观点一个比一个更深入、更准确、更全面,因而一个比一个更接近材料的本质含义。从表面上看,材料中的文化人在静心读了十五年书后,居然不要那笔巨款,这不是说他把获取知识看得比金钱更重要吗?这个观点当然有道理。但如果再想下去,徒有满腹经纶,而不能去运用,那么这知识对自己,对社会又有何意义?充其量只能是个活书橱而已。这样看来,“只有投身生活,才能创造财富”。但如果仅仅为自己个人创造财富,那你的人生价值又在哪里呢?对此,材料中的文化人是“经过一番深思”的,结果他终于悟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只有把所学的知识用于为社会造福,才能创造一个有价值的人生。这样联系起来一分析,审题才会准确、全面。

(二)识死辨活,死中求活

试题详情

1.死

题目的规定性,是不可违背的要求,违背了要扣分,甚至导致偏题、离题。

2005年北京的的作文题是“说‘安’”,明确说写成一篇议论文,结果有一名考生写成记叙文,文笔相当好,但由于不符合文体要求,得分很低,希望大家记住这个惨痛教训。

主体
          主旨
   死     表达       材料有明确规定
          语言
          标题
          字数

试题详情

2.活

题目的灵活性,留给考生自由发挥的领域。

“限制和要求”同时又是“启发”,又是活路,所以叫“死中求活”。

例如:                 《玫瑰园内》

一对孪生小姑娘走进玫瑰园,不多久,其中一个小姑娘跑来对母亲说:“妈妈,这里是个坏地方!”
“为什么呢,我的孩子?”
“因为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
 不一会,另一个小姑娘跑来对母亲说:“妈妈,这里是个好地方!”
“为什么呢,我的孩子?”
 “因为这里的每丛刺上面都有花。”

听了两个孩子的话,望着那被刺破指头的孩子,母亲陷入了沉思。

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请你就第一个小姑娘的说法,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展开议论,不少于600字。

(1)题目中死的规定包括:内容的限定-必须就第一个小姑娘的说法;文体的规定-议论;字数的限定-600字。这是必须遵守的。

(2)活的地方是指在准确的基础上把握寓意:看问题要全面,在用联系的辨证观点看待任何事物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选取适合自已的恰当角度,而具体立意角度有多种。

A.看一个人的缺点,不看他的优点对他全盘否定;
B.也不能因人才有个性好挑刺儿,好“犯上”,刺伤领导而否定人才;
C.不能因为改革开放中有错误,就抹杀其成绩,否定改革开放政策;
D.不能因为当今社会上存在阴暗面而看不到光明,否定我们的社会和社会主义制度;
E.不能只看到荆棘,而怀疑光明的前途;
F.不能因为少数党员的以权谋私、腐败现象的存在,而否定中国共产党和党的领导;
G.也不能因为生活之中存在的假恶丑,而否定真善美存在的主流。

上述立意都能针对看问题片面性危害,从准确的意义上把握命题。这都是“自由”选择的余地。

(一)认读―─整体扫描

看清每个字,不遗漏和错认材料中的任何一项,从而准确地把握住材料内容,获取完整印象。

例如:承德市高一年级2007年语文统考试题作文题
汹涌澎湃的大海是一种豪放的美;丁冬作响的小溪是一种阴柔的美;沙场征战是一种慷慨悲壮的美;教室埋头苦读是一种拼搏奋斗的美。

……

生活中有很多美,或许我们平时没有留意。正如罗丹说过,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请以“这也是一种美”为题写一篇文章。

试题详情

二.材料作文审题三种思路

1.由点到面

一个事物,它的存在具有多面性,有它的正面,也有它的反面,还有它的侧面。分析时既要看到它的这一面,又要看到它的另一面,这就是唯物辩证法的“全面的观点”,把这个观点运用于审题,可采用“由点到面法”, “由点到面法”是指分析问题时要胸有全局,先由“点”上阐释材料,然后再做“面”上的综合分析,以求全面认识问题避免片面性。

前面一例《玫瑰园》,其中第一个小姑娘说“这里是个坏地方”,“因为这里每朵花下面都有刺”,要求就这个小姑娘的说法写文章,首先要抓住材料中小姑娘所作的“结论”和推求这个“结论”的“原因”,作“点”上的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知道,第一个小姑娘只看到花下有刺,忘记了玫瑰是“花”,从而全盘否定了玫瑰。然后再作“面”上的分析,我们不仅要看到花下有刺,更应看到刺上有花,这样,既看到其长处,也看到其短处,才算得上是全面地看问题,认识才会正确。通过由“点”到“面”的分析,再把材料内容移植到生活现象中,寻求社会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这样就不难确定出文章的观点了。

试题详情

2.由近及远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地运动和发展变化的,不会永远留在同一水平上,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发展的观点”,把这个观点运用于审题,可采用“由近及远法”。所谓“由近及远法”是指在分析析议论对象时,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要从事物的“现在”追溯其“过去”,推测其“将来”,以避免“静止地僵死地看问题。

例如:                蒸汽机车与马车

斯蒂芬逊制造的蒸汽机车刚问世时,曾有人驾着马车来跟它赛跑,结果马车骄傲地跑在前面,火车却在后面艰难地行驶着,于是有人跟他吵架,有人找他算帐,火车的怪叫惊吓了田野的牲畜,农民也跟他过不去……一百多年过去了,今天,马车仍然按原来的车速运转,火车却飞速前进,时速大于马车100公里,高速火车可达280公里

要审准这道作文题,必须运用发展的观点,首先要抓住火车的“现在”和“过去”,作由“近”及远的分析。今天,“火车远远胜过马车”,过去,“火车在马车的后面艰难行驶”。然后再抓住“今天”和“过去”这一变化,推求“今天”和“过去”不同的原因。火车刚诞生时,总是伴随简陋、不科学或不完善等因素,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它就变得科学、精密、完善了。可见事物总是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因此,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新生事物。如此审题,才能说是准确的。

试题详情

  三、文章语言十分精练,无论是描写还是议论抒情都很讲究用词的俭省,力求一字传神,一句传情。如“太子丹一腔热血发誓救国,他携重金求到自己门下,声泪俱下,一掷千金,赠良田,赐美姬,痛陈亡国之祸迫在眉睫”一句就蕴含了众多情结。

1968年,在墨西哥奥运会的百米赛道上,美国选手吉"海因斯撞线后,转过身子看运动场上的记分牌。当指示灯打出9.95的数字后,海因斯摊开双手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话。但他到底说了什么,谁都不知道。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前夕,一位叫戴维"帕尔的记者在办公室回放奥运会的资料片,突然对这个地方产生了兴趣。他找到了海因斯,海因斯一头雾水,甚至否认当时说过话。戴维说,你确实说话了,有录像带为证。海因斯看完戴维带去的录像带,笑了,说:“难道你没听见吗?我说,上帝啊!那扇门原来是虚掩着的。”

试题详情

海因斯接着解释说,以詹姆斯"格拉森医生为代表的医学界断言,人类的肌肉纤维所承载的运动极限不会超过每秒10米。30年来,这一说法在田径赛场上非常流行,我也以为这是真的,但是,我想我应该跑出10.01秒的成绩。于是,每天我以自己最快的速度跑50千米。因为我知道,百米冠军不是在百米赛道上练出来的。当我在墨西哥奥运会上看到自己9.95秒的纪录之后,我惊呆了,原来,10秒这个门不是紧锁着的,它虚掩着,就像终点那根横着的绳子。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

试题详情

17、根据所给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庄子》中有这样一则寓言:朱平曼喜好剑法,总想练就一身独步天下的绝技。他听说有个叫支离益的人善长屠龙之术,便赶去拜支离益为师,立志将这种人间稀有、世上少见的剑法学到手。他苦学苦练了三年,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终于他的屠龙剑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便辞别了老师,开始仗剑闯荡江湖,希望杀尽天下害龙,显姓扬名。然而他四处寻觅却找不到一条龙的影子。其所谓的一身绝技,最终也没有任何用武之地。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

试题详情

33.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常言道:谎话重复千遍就成了真理。又常言道: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可《红楼梦》里有句名言“假作真时真亦假”,有个成语马上附和“以假乱真”。有不少文人把坚持“说真话”作为一生的追求,有人挺身揭示真相留给世人诸多感慨,也有人用“真实的谎言”演绎出感天动地的故事……生活中的真真假假啊,其实很难一言以蔽之!

读了上面文字,你有什么感想,请自定话题,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不含诗歌),写一篇作文。必须联系自身实际,写出真情实感,不得抄袭。

试题详情

“幸福”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解释是,“(生活境遇)称心如意。”还配了这样一个例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越来越幸福。”然而,中国社会科学院最新的调查却显示,2005年,72.7%的城乡居民感觉生活是幸福的,比上年下降了5个百分点。另有一项调查表明,中国人的幸福感在过去10年中先升后降,与经济发展的曲线并不同步。人们幸福与否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很多和财富无关的因素。经济越发展,非物质因素对幸福的影响就越来越大。近来,深圳市将“关爱指数、幸福指数、人文指数、安全指数、诚信指数、环境指数、廉洁指数”等指标列入到该市的“城市文明指数”中。

读了上面文字,你有什么感想,请自定话题,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不含诗歌),写一篇作文。必须联系自身实际,写出真情实感,不得抄袭。

试题详情

35.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呼出废气吸进新鲜空气,生命就是在这种呼吸中保持与延续,这是近于废话的常识,然而,宇宙万物都以其不同方式,在做着生命的大呼吸,只是一般人没有如此理解罢了。举其大者,有日升月落的白天和黑夜,天体的运行才会保持平衡,那是宇宙的大呼吸;天有阴晴云雨,地球上的生命才能取得养料繁衍生命,这是大自然的呼吸;有平原与峡谷,高山与河川,而后才有山河之雄壮秀丽,这是大地的呼吸;……”

以上是今年2月份《文汇报》上刊载的俞天白散文《精神呼吸》中的一段话。的确,生命只有依靠肺部的生理呼吸,那只是动物性的生存需要。人生在世,还需要珍贵的精神呼吸。那么,什么是精神呼吸呢?你是怎样看待精神呼吸的呢?请自定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 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

试题详情

5、宙斯想要为鸟类立一个王,指定一个日期,要求众鸟全都按时出席,以便选他们之中最美丽的为王。众鸟都跑到河里去梳洗打扮。寒鸦知道自己没一处漂亮,便来到河边,捡起众鸟脱落下的羽毛,小心翼翼地全插在自己身上,再用胶粘住。指定的日期到了,所有的鸟都一齐来到宙斯面前。宙斯一眼就看见花花绿绿的寒鸦,在众鸟之中显得格外漂亮,准备立他为王。众鸟十分气愤,纷纷从寒鸦身上拔下本属于自己的羽毛。于是,寒鸦身上美丽的羽毛一下全没了,又变成了一只丑陋的寒鸦了。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或者局部,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 少于800字。

试题详情

11、 星星 雷抒雁  

仰望星空的人 / 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 / 晶莹,透亮,没有所取。

飞上星星的人知道, / 那儿有灰尘、石渣, / 和地球上一样复杂。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试题详情

要求:1.请你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标题自拟.。2.立意自定。 3.文体自选。可以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但不要对材料进行扩写、续写、改写。

试题详情

三、同题拓展

1、从事件因果关系角度分析:

(1)良好的环境可以营造好的心态,创造美好(幸福、快乐)人生。

(2)播种美(快乐、希望、幸福等)收获美(快乐、希望、幸福等)。“播种”这一行为是心情(境)发生变化的转折点,正因为邮差的播种才能收获繁花。注意这里的播种与收获的事物必须是正面的能对人生起积极导向作用的,而且“播种”不能等同于付出,限定了面向群体性,在广大的范围内发挥广泛的作用。

试题详情

2、从因素的对照关系角度分析:

人生境遇不顺时(荒凉――心情低落),要以积极的心态去改造生活、美化生活(播种野花――心情快乐)。 常常听到不少人抱怨生活没有情调,抱怨工作枯燥无味,与单位里的同事很难相处,容易被别人排挤、孤立;在家里有时被老人训斥,连个笑脸都不给,总觉得生活和自己过不去;抱怨没有好的身世背景,没有聪明的头脑,没有好的运气;遇到困难挫折时,抱怨命运的不公等等。听到他们的抱怨时,同情之余,总觉得他(她)的人生光抱怨不行,消极等待不行,必须以积极的心态去设法改变这种种窘况。邮差孤独寂寞的走在荒路上近二十年,虽曾经心情低落,但他没有一味消沉,还是积极主动地去寻求改变当前境况的途径,播种野花就是一种积极的心态,结果收获的是惬意的人生,工作、生活不再单调乏味。

试题详情

3、从因素的比喻意义角度分析:

荒凉的路可比喻为:人生路上的逆境,包括挫折、困难、迷惑、苦闷、孤独等一切不顺。

野花(种子)可比喻为:希望(梦想)、快乐、理想(信念)、乐观等一切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由此,可立意为:携着希望(快乐、理想等)走好人生之路,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战,走出人生的困境。

【辩证思考】

主旨的深层把握要力求从辩证角度分析,注意分析因素之间的关系。由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确立二元关系:

试题详情

1、环境(逆境与顺境、好的环境与坏的环境)与人生,侧重点在对待逆境的态度(邮差面对枯燥乏味的生活时的态度)以及顺境的积极影响上(季季繁花对邮差心境及其今后工作生活的积极影响)。如果从环境对人的客观影响上理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符合材料的题旨,应强调人的主观积极作用。

试题详情

2、心态与人生(心境与人生),侧重点在好的心态对人生(生活)的积极作用上。

试题详情

3、改造生活与改变人生,侧重点在积极主动改造生活,对人生(生活)的积极意义上。

试题详情

4、心动与行动,侧重点在心动(有改变境遇的欲望,机遇到来之时)要马上行动,采取措施上。

【立意误区】

试题详情

1、断章取义,片面理解。

只看到“不断地撒下种子••••••开出了许多美的小花”的结果,没有分析其原因,揭示其深意,立意角度从“积累”、“量变到质变”、“注重点滴”、“坚持”等入手不当。

试题详情

2、只看表层,不求深入。

有的认为,邮差走了二十多年的辛苦路,心情是越来越差,直到后来想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亲自去做,才有了根本性的转变。于是,立意为凡事必须亲身实践,不能空想。材料并没有反映空想的问题,邮差只是起初没有找到改变境况的方法和途径,其实一直在寻求如何去做,偶然的机会经过花店时,有了灵感,问题也解决了。

试题详情

3、不能驾驭材料内涵,抓不住中心词,理解偏颇。

六、有一年轻人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去寻找宝物,最终在热带雨林找到一种能散发香气,放在水里却沉到水底的植物,他想这肯定是宝物,就满怀信心地把香木运到市场去卖,可是却无人问津,隔壁的木炭总是很快卖光,开始还能坚信自己的判断,可是最终改变了想法,把香木烧成木炭,结果很快一抢而空,他很高兴,回去告诉他父亲。父亲却老泪纵横。原来,青年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树木――沉香,只要切下一块磨成粉屑,价值就超过了一车的木炭。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 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试题详情

1、对材料的审题要侧重在不同材料或同一材料各元素之间关系的理解,(全面理解材料)如年轻人与沉香、木炭之间的关系的理解,是切题的关键。

试题详情

2、①从年轻人的角度,如做事不能轻浮;不能急功近利;要有信念,应该坚持;做事不能墨守陈规,思想僵化;要舍得放弃等。

②从沉香的角度,如每一个人都有一段“沉香”的经历,但往往不能发现并珍惜它,反而对别人的“木炭”羡慕不已,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利令智昏、本末倒置,让蝇头小利蒙蔽了自己智慧的双眼;现实生活中,人才被埋没的现象十分严重,往往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如果你是一个人才,你就不能被动的去等别人来发现你,而应该主动去实现你的价值,让自己闪闪发光。

另,对材料的理解是多元的,因而构思立意也是多样的。下面提供几种参考构思:

(1)每一个人都有一段“沉香”的经历,但往往不能发现并珍惜它,反而对别人的“木炭”羡慕不已,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利令智昏、本末倒置,让蝇头小利蒙蔽了自己智慧的双眼。

(2)现实生活中,人才被埋没的现象十分严重,往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3)如果你是一个人才,你就不能被动的去等别人来发现你,而应该主动去实现你的价值,让自己闪闪发光。

(4)做事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能墨守成规,思想僵化,要像材料中的年轻人那样,改变想法,舍得放弃,才能达到“一抢而空”的效果。

七、李斯特弹了最后一曲

有位姑娘要开音乐会,海报上称自己是李斯特(匈牙利著名的钢琴家)的学生。演出前一天,这位著名的音乐家出现在姑娘面前。姑娘非常不安,惊惧地哭着诉说自己冒称学生是迫于生计,请求李斯特的宽恕。李斯特让她把演奏的曲子弹给他听,认真加以指点,最后说:“大胆地上台演奏吧,你现在已经是我的学生。你还可以向剧场经理宣布,晚会增加一个节目,由老师为学生演奏。”在晚会上,李斯特弹奏了最后一个曲目。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 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试题详情

1、对材料的审题要侧重在不同材料或同一材料各元素之间关系的理解,(全面理解材料)如李斯特和姑娘之间关系的理解,是切题的关键。

试题详情

二、思路点拨与类型指导:思路点拨:

类型指导??写这类题目一定要考虑下列因素:1、扣住大方向:必须谈对于中华文化的影响力的看法,你所谈及的必须在在这个范围之内;2 、锁定范围后,不能空谈,要抓住其中一点从多角度来谈;3、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会谈看法。 

结构模型??以“限制性开禁烟花爆竹”为例 

开端:引用材料,总结出自己的看法(观点):现代背景下的文化传承,既要传承,又要应时而变。 

试题详情

十三、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螃蟹的责备 

从整体材料看,反映的是一分为二、客观全面的哲理,可提炼出话题"怎样看待事物""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教授的言行上看,反映了理论与实践、客观与主观的哲理,可提炼出话题"言与行""理论要联系实际";从青蛙的言行看,反映了相对与绝对、共性与特殊的哲理,可以提炼出话题"勇于质疑""敢于挑战";从其他动物的议论中可以提炼出话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等。

例6、美国阿拉斯加州涅利斯自然保护区内,曾发生过引狼逐鹿的故事。原先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把当地的狼消灭了,于是,鹿没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十几年后,鹿群由四百只发展到四万只。然而鹿的体态愚笨,失去了昔日的灵秀。植物也因鹿的迅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了。鹿由于缺乏充分的食物以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于是人们再次把狼请进来,鹿有奋力奔跑了,保护区恢复了昔日的勃勃生机。

从材料中看,鹿和狼的关系,鹿和周围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狼和鹿共处,相克相生,才能保证它们不失本性,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据此可立意为:生态平衡是自然界的规律,人类亦如此,自然规律不可违。从鹿和周围自然生活环境的关系看,鹿没有了狼这样的天敌,生活太安逸、舒适,于是体态愚笨;后来又有了狼的介入,鹿因躲避狼的捕食而奋力奔跑,终于又恢复了生机。可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试题详情

4、联系实际法--现实生活的某些思想、观点、行为往往通过一些数据、比喻、寓言、漫画等形式反映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善于从中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挖掘其中的含义。思路往往是由物及人(社会)。

试题详情

例1、①(蚂蟥)多次吸你的血,它都用热烈的亲吻。②(香烟)时时刻刻的亲热,从你口中吻去多少健康。

由蚂蟥、香烟联想到人类社会,学生容易想起"口蜜腹剑"这个成语,这一组合材料的主旨也就容易把握了。"表里不一"。

试题详情

例3、依据下列材料,写一篇文章。文体除诗歌外不限。不少于800字。

哲学家在草地上给弟子上最后一课,问:"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甲说:"用铲子铲。"乙说:"用火烧。"丙说:"撒上石灰。"丁说:"连根拔去。"哲学家说:"都试一下。如果没有除掉,一年后再来此相会。"一年后,都来了,哲学家未来。但他的弟子看到满地茂盛的庄稼而无一根杂草,终于悟到了一个真理: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

试题详情

这个故事让人明白:欲无必有,欲有必无。那么,要心中有真善美,必远离假恶丑。这必须经过选择、鉴别和心灵的"巷战",才会让一个退出,另一个占据。提示"无"与"有"是两个抽象的概念,材料中要"无草",则要"有庄稼",这是含义深刻的比喻,草喻生活中的假恶丑,庄稼喻真善美,此类题目审题时要注意化抽象为具体,这样一来,思路就开阔了。如要使一个人没有贪心,就必须用良心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没有虚荣,就必须以真诚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没有怨恨,就必须以宽容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不再麻木,就必须以清醒占据他的头脑;要使一个人不再冷漠,就必须以爱心充斥自己的心灵等。关键要把握生活的大网,以小见大。

试题详情

  例4、

     连环漫画中的某学子,从上幼儿园、小学直到中学,都由爸爸自行车接送,习以为常,父子都很满意。出了大学门,他竟非常惊诧:"怎么没来接我?"

试题详情

这位学子的"惊诧"着实令人担忧,身受高等教育却不会回家,这是严重的"高分低能"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试题详情

  例5、漫画《鸡贵有自知之明》

一只公鸡伸长脖子、张开嘴高声鸣叫,画面左方中间一轮红日已升起一半,画面左上方有一行小字:"我不叫太阳就不出来。"画面左下方一行大字:"鸡贵有自知之明。"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生活中的某些人,可见画的是鸡批评的是人。参考立意:人贵有自知之明、狂妄与冷静、表象与实质。

漫画作文审题要注意两点。一是观察构图,二是思考寓意。

  观察构图要注意以下内容:漫画的形象(人、物)是什么,形象处于什么状态(静止、运动);漫画的布局:按照上下左右的顺序理清漫画所有的内容,理清是单幅漫画还是连环漫画,若是多幅漫画则要注意相互间的关系;漫画的细节:漫画中形象的特殊性(一般表现为夸张的动作、表情、语言),漫画人物的语言,漫画的题目。

  思考寓意:在对漫画进行细致的观察之后就可以思考漫画的寓意了。一般来讲,漫画多是对现实生活的喜剧化、夸张化、荒诞化表现,所以,画面中越是夸张得厉害的地方越是问题的症结,因此,要注意透过夸张解读其现实意义,

◆                                           小结

  审题:对于材料,首先要整体把握。材料作文所提供材料是写作的依据,包孕着文章的主旨,写作者必须把握住材料的中心。它是你文章的灵魂。简单的说材料的主旨就是你要写的议论文的论点,你所写的记叙文的中心思想。先根据材料中抓住关键词语,可以从肯定、否定和辩证地看待三个角度入手,分析归纳出一个鲜明的结论。若关键词语不明显,还可以通过因果、辨证关系来推主旨,最后要联系现实。审题时还要把握材料中作者的情感,是褒是贬。

试题详情

  立意:1.横向立意   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向去考虑。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可以按照这个方向去思考,立意为外因对人的影响。

试题详情

    2.假设推理(逆向立意)就是在原材料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原材料作合理的假设(正反),进行恰当的推理、引伸。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可以立意为"近墨者未必黑"。 3.类比立意  就是通过联想,把材料的已知内容同材料外的其他内容(最好是当前的实际)由此及彼地联系起来考虑,找出其中的相似点。材料三:这是一则禅宗故事。从前,有一位少年,渴望练就一身超群的剑术,便千里迢迢来到一座仙山求教于一位世外高人。这位少年一心想早日成名,跪拜之后,便说:"我决心勤学苦练,请问师傅需要多久才能学成下山?"师傅答道:"十年。"少年嫌太长,就说:"假如我全力以赴,夜以继日,需要多长时间?"师父说:"这样大概要三十年。"少年大吃一惊:"为什么全力以赴反而要三十年呢?"师父不答。少年又说:"我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拼死拼活修练,争取早日成功。"师父说:"那么,你就得跟我学至少七十年。"少年冥思苦想,良久,终于大悟。联系现实有无类似的现象,才发现比比皆是,如现实中许多家长费劲心思把子女变成天才,急功近利,妄想一步登天,结果可想而知。4.辨正立意材料作文的观点最能体现考生的思考问题的能力,辨证地看问题,辨正地立意也就最能显出文章的深度。材料四:有一只蚂蚁爬墙,六次失败了,可是它还是延远路向上爬,一人说:"多可敬的小蚂蚁。"第二人说:"多么愚蠢的蚂蚁。"第三人说:"多么可悲的小蚂蚁。"你怎么认为?请根据材料写一篇议论文。这篇可写"持之以恒",可写"变一条路",但是"变通与坚持"更出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们只有不断练习才能审好题,立好意。

从2007年广东卷作文看2008年高考 新材料作文备考

2007年高考作文在备考与应试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考生作文层次、等级的提升。因此,在08高考作文的备考与应试方面,必须抓好一些关键性的工作,既要注意新材料作文在审题、立意、一般写法等方面的训,更好抓好构思、表达、修改等基本功的训练。只有这样,作为教学才能上台阶,考生作文才能上层次上等级。

  这道没有审题难度的作文题,一方面体现了“平稳过渡”的意图,因为今年广东高考进行了三方面改革。其一是全面实现了广东自主命题;其二是首届使用实验教材的学生参加高考;其三是广东重新恢复原始分录取。因此,这一届考生面临着“过渡”的三大重任,“平稳”是意料中的事。另一方面体现了今年新推出的作文题考查目的。今年作文评分标准增加了考查说明,特引述如下:

  本题考查考生的能力主要有:

试题详情

  2007年广东高考作文依然是话题作文。考生对这种已考了九年的作文题型很熟悉。今年的作文话题《传递》,既单一又熟悉,考生对话题的理解不会有困难,不会有歧义。作文题题干的提示语简洁明了,第一、二分句提示了“传递”的作用;第三分句提示了可“传递”的内容。有了这些提示,考生就不会无话可说了。所以说,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审题难度低。

  1. 对自然、社会和生活观察与思考的能力及其创新性思维。

试题详情

  2. 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的能力。

试题详情

  3. 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能力。

试题详情

  知道这个写作过程的好处,首先是好让学生有把握地写。不少考生对自己怎完成一篇应试作文的操作过程糊里糊涂,每次作文都好像在碰运气,完全没把握地写。因此,考生有时是第一步和第二步并着走,边审题边构思,一心二用,导致审题有误,构思紊乱;有时则是第二步与第三步并着走,边写边想,导致思路飘忽,若即若离;有时则第一、二、三步并着走,拿起笔就乱写一气;有时不知不觉分了四步走,走对了却无知觉。所以,大部分考生认为,作文发挥无定数,最没把握是作文。这种无把握的作文心态往往导致作文应试信心不足。

  2. 构思的训练。训练要达到的目的是――对题意的转换能准确自然。

  构思的训练,首先是培养构思的习惯。高考作文一般不能写草稿,这种一落笔就是定稿的文章,更需要想好了再写。要把边写边想的坏习惯改掉。

  构思的任务是,把题意转换成一篇切题的应试文。这“转换”是构思的基本功。依据题意,你在“转换”时,要想出合适的题材和切题的“思想”。文章主要“写什么”,这是“中心”,这“中心”想表达“什么意图”,这是“思想”。动笔前必须想清楚全文的“中心”和“思想”,然后把这个中心思想句子写下来。只是大概地想想是不行的,因为这时的想法还模糊不清晰。写中心思想句的过程,就是逼迫思路成熟的临界时刻。能把中心思想句子写出来了,说明构思定型了,写起来思路就不飘忽了,可把握了。中心思想句子写出来以后,还得反复推敲,“中心”切题了吗?“思想”切题了吗?对“中心”和“思想”都有切题的把握了,还需要对文章的布局作个大概都谋划,打算怎么开头,中间分几段,详略在何处,需要作考虑。这样,构思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具有了构思的能力,每次“转换”都能切题,这构思的基本功,就是你高考作文得高分的致胜法宝了。

试题详情

  3. 表达的训练。训练要达到的目标是――对题意的把握能始终清晰。

  表达阶段的任务是将构思定型的中心思想通过文字外化为一篇应试文章。

  表达训练主要是掌握围绕“思想”写“中心”的写作方法。可分别训练记叙文围绕“思想”写“中心”的基本方法;抒情文围绕“思想”写“中心”的基本方法;议论文围绕“思想”写“中心”的基本方法。让应试文字字句句都得分,避免离题的“垃圾”文字出现在文章里,就能得高分了。

  具有了围绕“思想”写“中心”的基本功后,还可以进一步训练突出中心思想的各种艺术手法,如语言的艺术、修辞的艺术、过渡照应的艺术、画龙点睛的艺术,等等。

试题详情

一、单则材料审题立意

1.市场经济下当然要进取,但仍然需要谦虚这种美德。因为这种美德有其重要作用和意义;

试题详情

2.市场经济下重要的是锐意进取,谦让这种美德显得不合时宜;

试题详情

二、多则材料审题立意

1.夜莺正唱得欢的时候,一只鹫猛扑下来,说道:“鸣叫得这样悦耳动听的鸟儿,吃起来味道一定好极了。”

试题详情

2.听说某地有一个大和尚,曾同友人一起登楼观江景。友人问:“江上的船究竟有多少?”和尚闭目答道:“只有两条,一条装着名,一条装着利。”

试题详情

3.有些青年看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后就心灰意冷,消极埋怨;碰上不顺心的事,便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产生怀疑,动辄说道:“我算看透了。”

初看三个材料各自独立,没有什么共同之处,难以用一个中心统摄三个材料;但细细想来,异中也有相同的地方:鹫的猜想凭主观臆断,和尚为名利障目、武断下结论,有些青年更是思想片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此三个材料的“共性”是思想方法片面。多从哲学的角度思考,往往容易找到“共性”,因为哲学是最概括的。

有些材料表面上是对立的,但都统一在一个共同的话题之中,找到统一点,也就找到了聚合点,议论的中心就可确立了。如:

试题详情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试题详情